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退休语文老师的三招使用技巧(让小学生作文有话可写)

句子大全 2022-11-13 05:39:01
相关推荐

小学生作文在家长看来挺简单的。一共就600字,篇幅并不长。但是孩子就是写不出来。有些孩子平时话多极了,小嘴停不下来。一到写作文就傻眼了。老师让写秋天,孩子憋了十分钟就写了一句:秋天来了。

孩子写不出来作文,主要是这样几个原因。

1. 不日常。作文题目给的都不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秋天》,没有小孩愿意去讨论秋天。让写《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从来没有认真去观察过自己的父母。对于自己熟悉但又不经常讨论的话题,孩子不知道从何写起。

2. 不具体。你会发现,要求写具体事件的作文,孩子比较有话说。比如《一件难忘的小事》,孩子至少可以把事情经过写出来,虽然只是流水账。但是至少他是有思路的。

3. 不文艺。写是写出来了,但是语言过于简单,缺乏文学性。还是拿《秋天》做例子。孩子写道:秋天来了,树叶都黄了。有点冷,但是没有冬天冷。这样的话写一千字也是有的,但是分数不会高。

有一些写作理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做不到。因为这些方法一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二来见效慢。孩子容易走入误区:

1. 多阅读。首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读书,尤其是男孩子对文学性很强的书籍一看就困。我小的时候,班里一个女生作文写得特别好。我妈听说她把《鲁迅全集》读了两遍,就去买来给我读。鲁迅先生的文字对于8岁的我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人要这么讲话,我根本不具备什么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对于“大部头”我是欣赏不来的。我心想我只是写不出秋天,你让我看这些干什么。

2. 抄句子。很多老师建议孩子积累美丽的句子。一开始我抄句子是编号的,后来我又觉得应该分类,议论文一类,记叙文一类。最开始一篇文章我可以抄下两三句,后来我感觉十句二十句都好。这个方法非常浪费时间。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在自己的“素材库”里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句子。有类似话题的,也不适合照搬。

3. 写日记。很多人认为写日记可以通过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让孩子锻炼文笔。这个方法相比前两个,是比较靠谱的。但是有个弊端:孩子的生活本来就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真要是有个特殊的事情发生了,比如打架、暗恋、偷零花钱,这类事情时很有看头 ,但是不能让老师家长知道,还不如烂在肚子里。

我常常会给学生三点建议:

1. 扒范文

有些家长觉得这是抄袭,不利于孩子创作,会限制孩子的思路。首先孩子肯定是没思路咱们才会有这样的讨论。另外,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就是模仿。语言的起步一定是模仿,等有了积累才涉及到创作。或者有话可说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创作,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的时候,模仿是很必要的。

当然,扒例文并不是照抄,而是学习写作思路。先让孩子花5分钟了一个提纲,或者口述一下自己打算怎么写。然后再看例文。有了前面的思考,就好像预习一样,孩子再看例文就会有所感悟,可以看到差距。

比如《秋天》,孩子的思路是:秋天来了--秋天什么样子。但是例文的思路是:

秋天是怎么来的(描述季节更替的标志)

秋天什么样子(具体到植物、人的衣服、人走路的样子、动物、地摊等)

我的秋天(具体到城市、年代、某段特殊回忆)。

把例文整理成这样的提纲,让孩子按照提纲思路来写。这样不是不思考,是有所依托的思考,是有效的思考。让孩子自己创作,有时候就是无中生有的空想。

2. 提问题

从上面孩子自己的思路和例文思路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描写秋天。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拓展思路。

拿《我的妈妈》举例。孩子通常只会描写妈妈的外貌特征。我们可以这样提问:

①妈妈的职业?具体都做什么工作?

②由于这个职业,妈妈在生活中有什么特点(比如老师---爱教训人)

③妈妈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优点(可以欲扬先抑)

④妈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里要侧重“我”,比如妈妈喜欢睡懒觉,但是为了给我做饭,她起得很早。)

⑤妈妈的性格特点?有哪些事可以体现这些特点?

通过这样的问答,孩子的思路就整理出来了。原来描述妈妈还可以有这么多切入点。时间久了,孩子的写作素材就会丰富起来。至少不会无话可说。

3. 排序、朗读

说完了如何丰富作文素材。第二步我们要强化结构。有的孩子作文内容很丰富,字数够,但是杂乱无章。这就是结构性比较差的原因。孩子搞不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除了多让孩子参考范文的写作顺序,我们还可以教孩子排序。

我们的语文卷子上常出现这样的排序题。让孩子把无序的句子按逻辑顺序排列好。有句子排顺序,比较简单。没有句子,让孩子按顺序写,就比较难了。家长可以准备一些便签纸。让孩子把句子写在便签上。然后尝试各种排序。每尝试一种,就让孩子按顺序朗读出来,体会不同顺序下文章的逻辑性。这样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写文章就比较注意逻辑顺序了。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写作文“无话可说”的一类孩子。从模仿,到丰富素材,再到逻辑顺序。这几项做好,孩子的作文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不成问题。关于文学性的讨论,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