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权作留影|语法教学与教学语法的关系对于语文教学的启示

句子大全 2022-11-15 03:42:02
相关推荐

语文教育的着眼点与落脚点,在于完善学生对于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托,培养实现学生综合发展必要的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历来便是重中之重,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一的名字与不同的内容侧重与中国的传统/现代/当代教育发生了深刻的联动,在1904年国语独立设科之前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攻读儒学经典,纯青语言文章功底,以博取功名显贵是所有苦寒士人实现跨阶级跃迁的唯一道路。

然,即便中国的教育是与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着如此悠久的纠缠与联系,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将中国最卓越的历史文化积淀以一种愉悦、自启式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道路却始终未能被中国教育界探寻出来。

总体而言,当下所大行其是的语文教学路子,距离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语文教学开展还有一段距离。

这一并不令人喜悦的判断,从世纪之交就开始甚嚣尘上,如“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以及更为有分量的,吕叔湘先生所谈到的“十年的时间,2700多学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针对此一问题,教育界人士始终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不懈探索,语法教学(及由此产生的教学语法)便是人们对训练重复式题海教学的消极惯性产生了深刻认知的情况下,做出的尝试性改变——以明晰的理论,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明确的结构性语法知识,而非以千次万次的训练与刷题,去树立起飘渺的“语感”。

但教育实施者自身的语言学素质参差不齐,受教育者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强弱各异,适合中国学生的揉合了语法教学内容的专业教材的缺失等客观情况的存在,使语法教学从理论生成到实践落地的过程注定是充满了相当数目的原生障碍。

这些障碍的存在,除了影响高效能的语法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先定地稀释了学生的接受语法研学后的学习成果。

读过屈哨兵的《语法教学与教学语法》过后,他的思考与对策给了我发散思考的切入点。结合他的文章,及知网上所翻阅到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相关文章,我认为,科学高效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施行离不开语法教学,而语法教学的“不走样实施”又必定离不开上层制度设立者,基层教学开展者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关注与重视。

1.梳理整合应用传统文化中的语法教学资源

好似一个并不甚光彩的回归,散见于中国几千年历史典籍中的语言学灼见,在其存在结构不够严谨,牢牢依附于古文翻译的不足的拖累之下将西方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送入了中国,使其理所应当地占据了中国语文语法教育教学理论的正宗,而其立足于本民族语言土壤产出的内核的缺失,绝对不是生硬地附会嵌套就能弥补了的。

所以,重新发掘《文心雕龙》、《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增广贤文》、《菜根谭》、《朱子家训》、《声律启蒙》等传统蒙学读物中之于现代语法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这既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理论再放光的历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固传承。

2.健全教师队伍基准语言学方面的专业素质

中国庞大的学生群体(但就小学生群体而言,至2019年初已达1.2亿人)与师资力量(对应的小学教职工为564万)的供需总体失衡(具体表现为城、乡和热点、非热点学校分布不均衡,学科分布不均衡,教师年龄分布不均),致使热点地区与非热点地区老师总体素质悬殊。所以,对于某些边远地区的年长老师而言,让他们初涉便掌握相对精深的专业语言学知识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师不当把语法教学想当然地简单理解为修改病句,判别句子成分是基准要求,老师在教学计划的指引下自觉进行深造是必要步骤。

3.更新语文语法教学理念,强化实用指向性

如2所及,开展语法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习得语言规律,指引语言应用,而非是为教学活动织就一副人造的镣铐,把既有的某些无关主旨的语法教学桥段固化为语法教学的目的——为分析句子成分而分析句子成分,为判定语法错误而深究词句浮表——从而造成道路与目的的本末倒置,不明表里。

脱离了事迹应用指向的语法教学,会假借着“语法”的名义污化语法,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打击学生接受语法教学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收获甚少,最后单单是习得了一堆概念理解上云里雾里的术语。所以,优化教学设计,增强语法教学的实用性不可或缺。

4.避免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现存的规范语法的断定非为固态的金科玉律

正如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人类对于现实社会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的获得,总是在不断的“认识——既有认识指导实践,反馈认识过程——再认识”的证伪后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的,既成习约的科学性及真理性判定也是如此。

现有的我们许之以规范科学的教学语法是指引,是当下最接近科学的语法理论,但它从来不是我们发展开拓性思维(匠心独运不等同于出于求异哗众目的的低端性错误),开展文学创作的牵绊,不是我们在掌握客观辅助性判断材料的基础上对既有理论存疑探讨的桎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