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在得知蒋经国离世后(沉默许久的宋美龄落寞又悲伤地说了句话)

句子大全 2022-11-15 07:47:01
相关推荐

众所周知,蒋介石有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其中只有长子蒋经国是亲生儿子,蒋纬国则是养子,而且两个儿子均跟其妻子宋美龄没有什么关系。

蒋经国是蒋介石与原配发妻毛福梅的孩子,蒋纬国则是蒋介石后来收的妾室姚冶诚收养的养子。

对于蒋经国与宋美龄的关系,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也是存在诸多微妙的变化,对于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有着名义上母子关系的政治竞争对手,大家对他们的相处也是颇为有兴趣。

蒋经国十几岁便被蒋介石送去苏联留学,名为学习其实颇有“太子质子”的意味,所以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时蒋经国并不在身边,等到中美关系缓和蒋经国终于得以回国时,蒋介石早已经与蒋经国的亲生母亲毛福梅离婚另娶了宋美龄。

尽管为了让儿子接受这个只比自己大十三岁的母亲,蒋介石早就经常通过信件向蒋经国介绍宋美龄,回国后的蒋经国依然不能很好的接纳这位毫无血缘关系还逼走自己亲生母亲的陌生的“母亲大人”。

宋美龄也并没有把蒋经国视如己出,两人的政见甚至时常相左,更像是蒋介石门下有些不同政见的两位政治参与者。

只是宋美龄清楚蒋经国一直是蒋介石想要委以重任的接班人,也并不会彻底跟其闹僵,二人一直在蒋介石面前维持着表面和谐。

就是这样一直既不温暖也不到冰点,没什么温度的“母子亲情”,到了二人晚年反而有所缓和,宋美龄在蒋经国重病之时甚至专程从美国飞回探望,直到蒋经国逝世,宋美龄并不如真正的对手倒下那般开心,说出了一句反而显得格外落寞的感慨。

第四段婚姻

如前所说,作为蒋介石唯一的亲生儿子,蒋经国并非宋美龄所出,而是蒋介石与毛福梅之子,这也为二人日后的各项矛盾埋下了根源。

毛福梅是在蒋介石年少时由家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排的传统婚姻发妻,其比蒋介石大五岁,是蒋介石老家浙江奉化本地人。

1901年,毛福梅就与蒋介石结为夫妻,是一位非常贤惠传统的女性,精心打理蒋介石的生活起居。

但两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毛福梅本身也没有接受过教育,文化水平很低,在思想学识上二人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在蒋介石前往宁波求学时,毛福梅也随同前往,并且进入学堂开始读书,但蒋介石随后又前往日本留学,毛福梅不再随同一起前去,两人便聚少离多。

1910年,毛福梅生下了蒋经国,但这位长子的到来似乎也没能挽救父母二人越行越远的婚姻关系。

蒋介石与毛福梅的这段婚姻就这样不冷不淡地维持着,直到蒋介石遇到宋美龄。

在这期间,蒋介石还跟另外两个女人有过婚姻关系。

一位便是出身风尘的姚冶诚,其跟蒋介石是在歌舞厅的某次宴会偶然相遇,最终被纳为妾室。

姚冶诚跟蒋介石同龄,幼年时便父母早故,生活无依无靠,原本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但其丈夫染上了鸦片,败尽了家底,姚冶诚也最终成了歌舞厅里的交际花,跟风流成性的蒋介石结识,不久两人便产生情愫。

蒋介石还将姚冶诚带回了奉化老家见过了父母和妻子毛福梅,但两人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融洽。

出身风尘的姚冶诚身上带有许多不良嗜好,文化素质和个人素养并不高,甚至嗜赌成性,更不能照顾蒋介石的生活起居,最后两个也是开始分居,这段本就无名无分的感情也就不了了之。

另一位是出身商人家庭的陈洁如。

蒋介石在国民党员张静江家中见到了陈洁如,当时的陈洁如年仅十二岁,蒋介石就对其一见钟情并且展开追求。

但陈洁如的家人并不同意这门婚事,认为女儿年纪还小,蒋介石也已经有了家室,两人并不合适。

但蒋介石并没有放弃对陈洁如的追求,几年以后陈洁如的父亲去世,蒋介石便主动前去帮忙。

这时候蒋介石和原配妻子毛福梅和妾室姚冶诚都几乎不再往来,陈家才终于答应将女儿嫁给蒋介石。

于是三十四岁的蒋介石和十五岁的陈洁如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两人的感情并没有什么大的分歧,陈洁如的教育背景也还算能够帮得上蒋介石,蒋介石任职黄埔军校期间,陈洁如还能帮其处理文件。

但这段婚姻也仅仅持续到蒋介石遇到宋美龄之时。

为了利益也好,真正的爱慕也罢,蒋介石宋美龄之后就决心一定要将宋美龄娶进家门。

宋家人一开始自然是不同意这门婚事,包括宋美龄本人在刚开始也并不想要嫁给蒋介石。

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宋蔼龄便从中劝和,劝说了宋家其他人同意这门婚事,唯独宋家老夫人依然不同意。

宋老夫人信奉基督教,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人做妾室,蒋介石便坚决和唯一有着正规结婚手续的结发妻子毛福梅办理了离婚手续,姚冶诚此时也已经离开了蒋家,蒋介石又将陈洁如送去国外进修。

甚至蒋介石还登报声明自己已经与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等人没有任何关系,由此便清除了所有自己迎娶宋美龄的障碍。

之后蒋介石宋美龄两人便顺利完婚。

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自1927年与蒋介石离婚后,只得留在奉化老家,居住在蒋家祖宅。

不幸的是,1939年12月,毛福梅在一场日军飞机轰炸中被炸死,这也让蒋经国十分伤心,并且认为这都是由于宋美龄的出现,才让母亲不得不和蒋介石离婚,只能居住于祖宅,最终没能逃过如此噩运。

由此,便埋下了蒋经国和宋美龄二人矛盾的种子。

政治竞争对手

蒋介石和宋美龄婚礼举行时,蒋经国仍在苏联留学。

在此之前苏联方面为了纪念孙中山在莫斯科成立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号召中国革命青年前去学习,蒋经国便想要前往学习,当时的苏联也是支持中国革命推翻北洋政府的,蒋介石便放心让蒋经国前往莫斯科学习了。

蒋经国在莫斯科学习过程中,变现一直非常出色,但1927年蒋介石在国内发动的反革命政变还是影响到了身在莫斯科的蒋经国,蒋经国随后还发表了批判蒋介石的声明,蒋经国称蒋介石背叛了革命,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众的敌人,也成为了自己的敌人。

随后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以优秀的成绩顺利毕业,又被保送到了列宁格勒红军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继续深造,并且于三年后顺利毕业。

但此时的蒋经国却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此时蒋介石在国内与的关系破裂,并且大肆围剿共产党,王明此时在莫斯科又有一定的权势,便先后将蒋经国派往机械厂、农场、改造营等地工作,不允许其回国。

此时的蒋经国更是不盲从父亲,有了自己独立的政治见地,蒋经国申请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与苏共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直到1937年国民党与苏联关系缓和时,蒋经国才得以回到国内。

虽然自蒋介石宋美龄结婚后一直没有回国,但其对于父亲另娶一事是知情的。

蒋介石为避免蒋经国回国不认宋美龄,在其回国前就常通过书信向蒋经国介绍宋美龄,还用宋美龄的名义写信关心蒋经国,蒋经国回复的信件中也并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对,甚至遵从蒋介石的意思称宋美龄为母亲大人。

原本蒋介石一位有了这番工作回国后的蒋经国便能很快接纳宋美龄,但事实并不如蒋介石希望的那样如意。

蒋经国回国后并没有认只比自己大十三岁的宋美龄为母亲,哪怕蒋介石一再暗示,也并不会叫宋美龄母亲大人,而是只称呼其为“蒋夫人”。

回国后的蒋经国没有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家庭中过久停留,便回到了奉化老家生母毛福梅的身边。

父亲与宋美龄的和谐美满的生活和对从小陪在自己身边将自己带大的生母的冷落抛弃,蒋经国都看在眼里,面对生母晚年凄凉的生活,蒋经国自然无法接纳宋美龄这个无故闯入他们生活的外来者。

而宋美龄其实也并没有将蒋经国视如己出对待的心思,他们二人的关系更像是有着政治竞争的对手,宋美龄知蒋经国不会接纳自己,也一心想要在娘家有个靠山,扶持大姐宋蔼龄的孩子孔家兄弟二人。

蒋介石一直想要调和二人的关系,但二人的矛盾反而。

只是蒋经国只宋美龄还是自己名义上的母亲,更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与其彻底割裂,宋美龄也只蒋经国是蒋介石有意培养委以重任的接班人,所以并不会彻底撕破脸。

二人在蒋介石面前维持着虚伪的和平关系,直到1948年蒋经国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前往上海整顿经济之时,两人的矛盾愈发尖锐暴露无遗。

1948年,国内的经济通货膨胀水平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百姓买东西都要扛着许许多多的钱,蒋介石对此现象也非常头痛,便让蒋经国前往上海,整顿金融市场。

蒋经国来到上海,发现经济市场主要就是被一部分官僚把控物资给搞乱的,便开始自己的“打虎行动”,还扬言自己“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整顿行动初期有些效果,但此时杜月笙找到蒋经国,因为他的儿子和女婿都在蒋经国整顿之列,杜月笙便对蒋经国说,蒋经国若是能打到最大的老虎,自己才是真正的佩服他。

这最大的老虎,指的就是孔家兄弟。

孔家兄弟是宋美龄的外甥,大姐宋蔼龄是他们的母亲。

这层关系不知道是否曾令蒋经国感到为难,总之最后蒋经国查封了孔令侃的扬子公司,并且将其控制带走。

如此一来,宋美龄自然也不会示弱,孔家兄弟是宋美龄想要扶持的对象,是希望宋孔两家树立的靠山,宋美龄处事也向来彪悍,这次自己的外甥被抓自己也自然会干预。

最终,宋美龄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来到了蒋经国的住处带走了自己的外甥,门卫见是蒋介石的夫人也并不敢阻拦。

蒋经国的这次“政治首秀”就在宋美龄的包庇干预下无疾而终,调查整顿终究是草草收场,蒋经国与宋家孔家也便留下了深刻的矛盾。

蒋介石深知蒋经国与宋美龄之间的矛盾,而宋美龄无儿无女蒋介石更是担心自己去世以后蒋经国会为难宋美龄,于是曾在去世前两次立下遗嘱,要求他的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都必须听从母亲宋美龄的教诲,只要是还认自己是他们父亲的,就必须认宋美龄是他们唯一的母亲,不准认其他人作为母亲。

蒋经国自然是答应了父亲的这一要求,在蒋介石去世以后,蒋经国并没有在其他方面为难宋美龄。

但二人仍然经常在政见上有许多分歧,蒋经国便在政治方面故意冷落宋美龄,其掌握实权以后也逐步撤换了国民党政府关键位置上支持宋美龄的官员,自己也并不经常回到府邸看望宋美龄。

蒋经国还宣布,将会将父亲蒋介石的遗体与生母毛福梅合葬,即使蒋介石生前曾经明确表示自己想要和宋美龄合葬,同时蒋经国还表明了,自己会全力挽回社会局面,尊重父亲的遗嘱好好照顾宋美龄、不让其参与政治。

这些决策似乎是在赤裸裸地向处于政坛的宋美龄表示,自己会接管所有政治事务,而不会再让宋美龄干政。

于是,蒋介石去世后不久,宋美龄便独自前往美国定居。

晚年缓和

定居美国的宋美龄远离了政治权利的纷扰,并不再和蒋经国进行政治上的争斗。

或许是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蒋经国也没有就此遗忘这位“母亲”,蒋经国经常致电问候宋美龄,也会派人前去探望,两人的关系反而趋于缓和。

蒋介石在世时一直参与政治的宋美龄对治国理政依然有一定的敏感度,蒋经国便经常写信询问宋美龄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宋美龄也都耐心一一作答。

当然这并不代表二人的观念趋于一致,甚至1979年中美建交之时,宋美龄还对此非常的愤怒,特意致电蒋经国将其大骂了一通,而后又专门撰文痛批蒋经国的无能,随后数月不再回复蒋经国的来信。

蒋经国也并没有因此继续疏远宋美龄,甚至专门让自己最受宋美龄宠爱的小儿子前往美国哄宋美龄开心,又让儿子劝宋美龄回国。

此时的蒋经国也已经身患重病,表示希望宋美龄能够回到台湾团聚,最终宋美龄在蒋经国儿子的陪伴下回到了台湾。

对于宋美龄回台湾后二人相处的情形,总是有多种说法。

有人说,据蒋经国的警卫回忆,在蒋经国病情非常危重之际,许多亲朋好友前来看望,而宋美龄是最后一个到的,到达之后她只在门口看了一眼,也没进去说什么便回了住处。

也有人说,宋美龄回到台湾时为表重视蒋经国甚至亲自到机场接机,接机时还不小心摔了一跤,这也让宋美龄看出来蒋经国确实病情严重身体大不如从前,二人在蒋经国去世前的一段时间里常在一起说笑,宋美龄也经常在蒋经国病床前陪伴,仿佛过去的矛盾并不存在一般,关系非常和谐。

总之无论是哪种情形,都代表了二人在晚年最后的时光了,反而放下了许多芥蒂。

1988年,蒋经国最终病逝,当人们把消息告诉宋美龄时,宋美龄正在自己的卧室准备睡觉,得知这一消息,宋美龄一时显得有些悲伤落寞,沉默久久,最终说出了一句话:

“人生真无常,连一个招呼也没打就这么爽快地走了。”

短短一句话,似乎道出了生命无常的无奈,也彻底放下了几十年来二人的矛盾隔阂。

这个并不十分承认自己、自己也无法做到视如己出的儿子,自己政坛上多年来针锋相对的对手,在真正倒下之时,带给宋美龄的却是十二分的落寞与悲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