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章的表达技巧(三)

句子大全 2022-11-16 06:21:01
相关推荐

三、修辞方面的技巧

相对于表现手法,修辞主要是针对语言的表达效果而言的。修辞是运用在个别语句或语段中的。

1、比喻(见上)

2、比拟:把物当人写的叫拟人;把人当物写的叫拟物。

比拟的作用在于能够把物写的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便于与所写之物展开情感交流。也可以把物写的丑态毕露,使人产生憎恶之情。如2000年所考《长城》一文,作者就把长城拟人化,亲切地称之为“你”,从而展开了与长城的对话和交流。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连接起来叫排比。

排比的作用在于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文章的感染力。例如《创造宣言》一文就多次使用排比,其中如“到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就不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更增强了说理的效果,使文章主旨更加显明。

4、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让某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

反复的作用在于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

5、对偶,也称对仗,是指说话或者写作时,某些文字,在邻近的地方,有跟它成双配对的文字出现。例如“天理人情”、“瞻前顾后”,“天理”和“人情”成对,“瞻前”和“顾后”成对,这是句内的对偶。又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句与句相对,乃句外的对偶。

由对偶的工巧方面看,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散体比较宽,韵文尤其是格律诗要求比较严。比如:“在颐和园里,水中船舫,山上楼台,处处有诗情画意。”“水中船舫”与“山上楼台”成对,“诗情”与“画意”成对,其它文字不成对,这是部分对偶。

格律诗就不能这样,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杜甫《秋兴八首》“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都是字字对偶。旧时代常见的对联同格律诗对句的性质相同,也要求字字对偶,只是字数不限于五言、七言罢了。

语言中用对偶有什么好处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从意义方面来说,对偶的文字互相衬托、互相照应,则所表达的意思可以更加丰富、更加精练、更加确切。从表达方面来说,对偶用的恰当,可以增强表现力。当表达的内容恰好包含两个方面时,用对偶可以使两事紧密结合,互相衬托,突出于其它事物之上,如毛泽东《沁园春·雪》“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当表达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两个相对的方面时,用对偶句可以使意思更加鲜明,更加有力,如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暗,江船火独明”。从声音方面来说,对偶的文字此开彼和、此收彼放,则声音可以抑扬顿挫,显得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不是采用对偶的话,无论从表达还是声音上都将逊色的多。

6、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敌人处处挨打,寸步难行”。夸张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7、设问

设问就是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突出主要论点,申述所要申述的问题,引人注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合理地使用设问,能给人悬念,引起关注,催人思考。人们读过之后,疑惑便可以烟消云散了。

8、反问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恰当地运用反问的方法比直接说出答案,会更加鲜明有力,而且语气更强烈。反问用于批驳,可增强文章的战斗力和语言的表达效果

文明湖秋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