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练习11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句子大全 2022-11-19 05:04:01
相关推荐

练习11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总分:41分建议用时:35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刘江红教授团队近日发表于《睡眠》期刊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不睡午觉的孩子相比,睡午觉的孩子更快乐,成绩也更好。该研究团队分析了近3 000名中国小学生的行为,发现睡眠缺乏现象在儿童中________。尽管这项研究并没有________午睡与学习成绩变好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午睡与学习成绩提高的________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持续的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让孩子睡午觉,哪怕是半小时也大有裨益。

睡眠不足是许多国家孩子的共同________。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是课业压力,其次是信息家电,再次是噪音、声、光等睡眠环境,以及家长的睡眠习惯等。保障孩子的睡眠很重要,(),尤其是深夜和凌晨的深度睡眠可以让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有利于孩子长高。因此,让孩子从小养成午睡的习惯也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一举两得的效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习以为常揭示相关性效应

B.屡见不鲜 揭示 相关性 现象

C.习以为常 揭露 因果性 现象

D.屡见不鲜 揭露 因果性 效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改善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持续的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B.根据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持续的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C.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持续面对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D.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改善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持续面对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生长激素会在人睡眠时分泌

B.人在睡眠时会分泌生长激素

C.睡眠充足有益于人体分泌生长激素

D.人体想要分泌生长激素必须睡眠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可以不押韵,字数可稍有不同。(6分)

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

到了希腊,才知道迷人的地方其实是破庙;

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巴西,才知道不懂得足球会被人嘲笑;

到了奥地利,才知道流浪汉都很有音乐细胞。

5.下面是某校“水墨风”校园书法社团的招新海报,共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得体。(5分)

您想领略楷书结体谨严的端庄雅致吗?您想领略草书一蹴而就的风流潇洒吗?今天,我们在此向阁下发出盛情的请求:忝列“水墨风”,舞动青春的笔杆,书写充斥着曙光的明天!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学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君子应当采取的态度。

(2)韩愈《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概括风景,启下引出周瑜,很有力地收束了上片。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妈妈手上的陶器

海棠依旧

高考成绩揭晓了。

男孩垂头丧气地走进家门,母亲正擦拭桌子,看到男孩脸上阴暗的表情,母亲把抹布扔一边,搭着男孩的肩走进屋,示意男孩在沙发上坐下。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道:“成绩怎么样?”

“妈,我没考上,我……”男孩话没说完,眼泪就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滴落在沙发上。

“没事没事,没考上就没考上,咱明年再读一年,啊?”母亲说。

“我不想复习了,太艰辛了,我觉得自己不是考学的料。”

“不急着做决定,假期还长呢。”

第二天,母亲上班之前,敲开了男孩房间的门。母亲对男孩嘱咐道:“孩子,妈妈上班去了,锅里有豆浆,冰箱里有蛋糕,你待会儿起来吃。”男孩“嗯”了一声,转身又睡了过去。

母亲下班时,男孩的脸色更加阴郁:“妈,他们都考上了。”

“考上就考上,没事的。”母亲知道,他们是指和男孩一块玩的伙伴们——强强和巍巍。平时三人一起上学,一起打球,还相约考取同一所大学。如今,他的伙伴们同时考上了,只有他没考上。母亲知道这消息对儿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劝慰未必有用,只是用力按了按儿子的胳膊。

第三天中午,母亲下班回来,放下包就直接来到厨房准备做饭,一眼瞥见锅里的早点,原封未动。母亲看了,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推开男孩的房间门,里面根本没人。

母亲告诫自己不能慌,她拿起手机给男孩打电话,电话没有人接;她又打电话给孩子外地的父亲,他也没有收到孩子的信息;于是她一边给强强、巍巍打电话,一边决定自己出去找一找孩子。同学们也没有男孩的消息,但是给她提供了几个男孩可能会去的地址。

母亲稳下心神决定先去篮球场,她在篮球场里转了一圏,并没有找到男孩,又继续去网吧寻找,几小时后,她在网吧里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

男孩已经累得头晕眼花,一眼看到母亲,先是低下了头,嗫嚅道:“妈,你下午没上班?”

“我这两天调休,正好陪你散散心,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

男孩“嗯”了一声,带着不安和好奇跟着母亲回家了。

转过天来,母亲带男孩来到一家“陶陶吧”,男孩从没来过这种地方,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专注地做陶瓷,那个老板模样的人似乎在等待他们,径直带他们来到一架机器前,顺手拿给男孩一块泥巴,说:“会捏泥吗,小伙子?”男孩平时很擅长做手工,他轻视地笑了一下,用劲捏了捏泥巴,可泥巴瞬间粘在了他手上,他放松了手劲轻轻揉搓,却也不起什么作用。母亲似乎也不在行,建议儿子说:“不然把泥巴放在板上揉?”她看出男孩有些恼火,微笑着按了一下他的手臂。

男孩沉下心来了,他琢磨出来捏泥力道是个关键,几番捣鼓,终于把泥巴捏得可以拉坯了。

老板问他想做什么,他脱口说想做一个花瓶送给妈妈,母亲有些吃惊脸也有些红。老板开始示范:先把一块泥巴固定在转盘中心,然后打开电闸使转盘转动,在这同时耐心细致地塑造花瓶的雏形。男孩这次不敢掉以轻心,仔细观摩着老板的动作……

制作要领了然于心之后,男孩自信地把双手固定在转盘边沿,双手放在泥巴表面,轻轻往上提,转盘转起来了,母亲紧张地看着,感觉花瓶的雏形已经出现了,可就在这时,那团泥巴很不配合地飞了出去,落到了盘子里,功亏一篑。男孩泄气地甩了甩手,老板哈哈笑着说:“这没啥,小伙子,还没有哪个顾客是一次做成的呢!”男孩看到母亲沉静的笑容,又把双手放到转盘上。

不知过了多久,当男孩把一个小巧的花瓶放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含着泪花喃喃地说:“谢谢儿子,你其实就是妈妈手中的陶器。”

从陶吧出来,男孩认真地看着母亲说:“妈,我再复读一年吧。”母亲晃了晃手里的花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介绍了故事的起因:高考成绩揭晓了。“男孩脸上阴暗的表情”这一神态描写,既暗示了他高考失利,也写出人物失望难过的心情。

B.和男孩一块玩的伙伴们考取了同一所大学更加重了男孩的烦恼,这一情节设置使得故事增加了起伏波澜,也进一步推动了男孩去网吧的情节发展。

C.小说中的男孩是个典型的高考落榜生形象,他因为考试失利而沮丧,又因为去网吧宣泄让母亲担心而惭愧,最后在陶吧制陶的过程中找回了信心。

D.小说情节简单,内涵深刻,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进行了描写,并注重通过紧张的气氛和人物性格冲突营造矛盾,表达鲜明主题,耐人寻味。

8.小说中的母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1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答案与解析

1.B【解析】 “习以为常”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屡见不鲜”指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根据前文“发现睡眠缺乏现象在儿童中”可知此处应用“屡见不鲜”。“揭示”指公布(文告等);或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揭露”指使隐蔽的事物显露。故此处应选用“揭示”。“相关性”指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因果性”强调因果关系。午睡与成绩提高并没有因果关系,故本空用“相关性”。“效应”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光电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等;也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现象”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故本空填“现象”。综上可知,B项正确。

2.C【解析】 “根据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杂糅,故排除A、B两项。“改善工作效率”搭配不当,排除D项。故选C。

3.C【解析】 “尤其”是一个副词,表示更进一步,故空处语句最好和后文句式一致,意思相当。后句的意思是“深度睡眠可以让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故括号处表达的意思可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C项正确。

4.到了埃及,才知道金字塔竟会如此神妙;到了印度,才知道一头牛能占据交通要道;到了智利,才知道火车想要拐弯都很难办到;到了法国,才知道街头卖艺同样富有情调。(每句3分,答出两句即可)

【解析】 分析所给例句,仿写的句式应为“到了……(地名),才知 道……”,前一句给出所到之处,后一句应展现这个地方的特点,如文化、风景、体育等等,如由“丹麦”想到安徒生童话,由“巴西”想到足球,最后模仿句式进行拟写即可。

5.①将“一蹴而就”改为“一挥而就”②将“阁下”改为“您”③将“请求”改为“邀请”④将“忝列”改为“参加”⑤将“充斥”改为“充满”(每处1分)

【解析】 形容草书书法书写速度之快,应将“一蹴而就”改为“一挥而就”;前文已经对招新对象称呼为“您”,这里不宜再改称为“阁下”,应将“阁下”改为“您”;校园书法社团招收新人加盟,是“邀请”,应将“请求”改为“邀请”;“忝列”是谦辞,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其中,此词不能用于他人,应将“忝列”改为“参加”;“充斥”感情色彩含贬义,与语境不符,应将“充斥”改为“充满”。

6.(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D【解析】 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一般是人与人的、人与环境的和人的内心矛盾。然而在文本中,主要人物是母亲和高考失利的孩子,他们之间并没有矛盾冲突,所以D项中“通过……人物性格冲突营造矛盾”错。

8.①疼爱孩子,理解包容。母亲在得知孩子落榜后不仅没有恼火,反而能理解孩子并能及时抚慰他的情绪。②心思细腻,沉静稳重。母亲既能观察出儿子的心情又能在孩子出状况的时候不慌不乱,沉着应对。③有教育智慧。她通过带孩子去陶吧做陶艺让孩子走出了情绪低谷,重新振作起来。(每点2分)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了解题干要求,即“小说中的母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抓住“特征”字眼,明确题干意思,需要答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孩子如何。然后浏览文本,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片段,并进行分析,有条理地组织答案。文中主要发生三件事:一是孩子高考失利,母亲理解包容、安抚他;二是孩子突然失踪,在网吧放纵自我,母亲没有慌张责怪;三是母亲最终带孩子走出困境,展现了一个母亲的智慧。

9.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即走出陶吧后男孩重新振作起来,这使小说情节更完整。②照应了文章题目《妈妈手上的陶器》,使小说结构严谨。③通过男孩的改变侧面描写出母亲极富教育智慧,教子有方的形象特征。④小说结尾凸显了文章主题,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耐人寻味,引人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读题干,抓关键词;然后阅读文章,锁定信息区,重点探究细节;接着分条陈述。另外要了解高考小说结尾设题两大类型:一是作用类,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或者作用;二是比较类,通常设题为“哪个结尾好”或者“删掉结尾好不好”等。很显然本题是第一类题型,所以直接分析即可。最后抓住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还要分析探究主旨,分条给出答案。结尾内容“从陶吧出来,男孩认真地看着母亲说:‘妈,我再复读一年吧。’母亲晃了晃手里的花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孩子主动要复读,说明已经振作起来,结局圆满;母亲晃了晃花瓶,与标题照应;母亲的努力最终让孩子走出阴影,走向明天,展现了母亲的爱和智慧,让人反省深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