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粟裕一句话 许世友替他尽孝(为什么粟裕不照顾自己的母亲)

句子大全 2022-11-21 06:47:01
相关推荐

前言:1969年的一天,粟裕给许世友打了一通电话,想要许世友帮忙照顾一下自己的母亲。身为开国大将,粟裕为什么不能自己照顾母亲呢?又为什么让许世友帮自己呢?许世友又是怎么做的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粟裕

少小离家

粟裕出生于1907年,湖南会同。17岁的粟裕,因为不满封建家庭的束缚和父母的包办婚姻,选择离家出走。之后,成功被湖南省立师范学校录取。校长是一个进步人士,经常给学生们宣传先进思想。在校期间,粟裕受到校长的影响,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并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

不幸的是,“四一二事变”之后,校长被残忍杀害。粟裕作为先进学生代表,受到通缉,被迫转移到武昌。1927年6月,粟裕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粟裕先是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又参加了湘南起义,跟随部队来到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期间,粟裕也迅速成长为智勇双全的战士。参加了多场战斗战役后,粟裕吸收了大量军事知识,学会了游击战、运动战等多种战略战术。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粟裕又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斗。因为斗争中优秀的表现,粟裕先后被任命为团长、师长。1930年,粟裕成为了红7军团的参谋长。

四一二事变

粟裕被称为“战神”,无疑是战功赫赫。长江是有名的“天堑”,风大浪高,水流情况复杂。在战争年代,想要顺利渡过长江,更是难事一件。但粟裕曾亲自带着战士们四次横渡长江,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为接应浙南的部队归建,粟裕先派兵确认北撤路线和渡江方式,又提前在部队途经地点采购粮食,确保了归建的成功。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粟裕又带领游击队在苏中地区与敌军奋勇作战在此期间,粟裕先后指挥了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以及奇袭官陡门等多场战斗战役,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步伐,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抵抗反击日军的“扫荡”计划,粟裕曾连续指挥作战40多天,巩固了苏中地区的抗日根据地。

在车桥战役中,粟裕采取“掏心战术”,指挥部队大胆出击,主动对驻守在车桥的敌军发起进攻。因为车桥位于敌占区中心,驻守在这里的敌军警惕性很低。敌军措手不及,我军取得圆满胜利。车桥战役,成功歼灭日军、伪军共900余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对敌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党中央领导人对粟裕的这招出奇制胜,称赞不已。

车桥战役

1945年,粟裕被调往苏浙军区担任司令员,继续与日军作战。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国内的日军并没有第一时间全部撤离。当时还有很多拒绝投降的日军,粟裕先后指挥了高邮战役和徐海战役,歼灭了日军、伪军共2万余人。

解放战争开始以后,粟裕也展现出了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除了指挥军队作战之外,粟裕还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党中央正是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没有采用三线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而是在苏中地区展开作战,这才有了后面苏中“七战七捷”的传奇战绩。

之后,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先后参加了宿北战役、莱芜战役等多场战斗战役,歼灭国民党部分主力部队。在孟良崮战役中,粟裕胆大心细,机动灵活。正是由于他出色的指挥,最终成功歼灭国民党王牌整编第74师。张灵甫阵亡,给敌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扭转了整个华东战场的局面。

也是在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和许世友相识,成为战友。1947年,华中军区和山东军区合并,粟裕成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正是许世友的上级。两人在华东地区打了很多胜战,革命情谊也越发浓厚。

粟裕和许世友

原本在1948年,粟裕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但是粟裕却坚决拒绝,最终只担任代司令,但这并没有影响粟裕征战沙场。在两个月内,他指挥华东野战军,先后发动了睢杞战役、兖州战役、豫东战役等,重创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在济南战役中,8天结束战斗,还成功俘获国民党将领王耀武。而周围的军队,竟然因为惧怕“阻援打援”的战术,丝毫不敢北上支援。

粟裕被称为“战神”,在他立下的赫赫战功中,最为人称道的一战就是淮海战役。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以少胜多,歼灭国民党军队44万余人,再一次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党中央领导人称赞他是淮海战役第一功臣。

和许世友的革命情谊

1906年,许世友出生在湖北麻城的一个小乡村里。许世友8岁的时候,因家庭贫寒被送去少林寺学武。在少林寺修行8年之后,许世友得知母亲病重,便想要回乡探望,但受到了寺院住持的拒绝。住持认为许世友既然已经入了佛门就不应该再为其他事情分心,可许世友执意回乡。

淮海战役

住持不愿放弃许世友这个好弟子,就故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只要许世友可以打败寺中所有的师兄弟,就放他离开。许世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住持看出他难掩锋芒,就算勉强留他在寺内也没有用,所以没有过多刁难他,就放他下山了。下山前住持再三告诫许世友不能仗着自己的武艺胡作非为,可往往天不遂人愿。

就是这次返乡看望母亲,改变了许世友的一生。在返回乡下的途中,许世友因为受不了地主儿子的故意欺辱,失手打死了他,被迫出逃。在背井离乡后,许世友走投无路,只能去当兵。一开始,许世友到吴佩孚的军队当兵,因为他武艺高强又作战勇猛很快便被升为了连长。但是对于当时军队里喜功爱财的歪风邪气,许世友感到非常不满。

之后,许世友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便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朋友告诉他,加入共产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时都有可能被抓去坐牢,甚至会因此丢掉性命,但许世友毫不畏惧。1926年,许世友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又加上汪精卫叛变,我党受到重创。但在此紧要关头,许世友却坚定地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之后还参加了黄麻起义。

汪精卫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为许世友在战场上勇猛拼杀,屡挫强敌,这样不怕死的行为使他声名远扬。因此毛主席虽然还没有见过许世友,却对他很是欣赏。在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大军没有充足的粮草,很多士兵都饿着肚子。许世友将自己的战马杀了,分给士兵们充饥。

在抗日战争开始后,许世友主动请缨去前线参加战争。许世友虽然性情直率,胆子大,但他并不是没有半点谋略的人。在与日军对战时,许世友多次用计谋取得胜利,大大降低了我军的损耗,可以说是胆大心细。之后许世友更是率领军队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扭转了胶东地区胶着的抗日局面。

1942年,毛主席力排众议,任命许世友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也没有令毛主席失望,在山东地区,他多次率部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山东抗日迎来了新局面,胶东地区的战争局势因此被扭转。在许世友担任胶东军区司令时期,指挥军队先后收复多个县城城市。

许世友

解放战争开始后,许世友仍然贯彻胆大心细的路线,多次与国民党军队作战都不落下风。1948年,许世友被毛主席亲自任命为解放济南的指挥。许世友在接到命令后,认真观察了济南的城防,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力量,做出了详细周密的计划,制定独特的战术。

在作战过程中,他随机应变,稳定军心,最终在8天时间里就攻克了济南,解放了济南人民。战争结束后,毛主席更是亲自到济南面见许世友,听他汇报解放济南的情况,毛主席与许世友的革命情谊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屡建战功。

我们都知道粟裕是有名的低调,但是许世友在建国后,也非常严格要求自己。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句话用来形容许世友再合适不过了。许世友虽然是我党的高级将领,但是从来没有利用职位给自己谋取半点福利。在生活中,许世友和妻子的日常用品几乎都是公家按照规定派发的,没有什么私人财产。

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是许世友的上级。许世友脾气暴,而粟裕却和他截然相反,是出了名的“儒将”。所以从一开始,许世友就对粟裕非常不服气。两人的交情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

1947年,蒋介石集结兵力准备围攻山东。粟裕和陈毅商议后,决定暂避锋芒,示敌以弱,让大军向东转移。国民党军果然中计,以为解放军一定是怯战。随即,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第一军团加速行军,一定要在山东地区和华东野战军进行决战。

此时,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为了抢功,带着部队孤军深入,准备截住解放军的退路。张灵甫的这一行为无疑是给我军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机。粟裕当机立断,让许世友带领第9纵队向西迂回,包围张灵甫的74师。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命令直接让许世友炸了毛。原来第9纵队一开始为了诱敌一直向东行军,结果现在又要向西迂回。战士们人困马乏,许世友自然不乐意了。他怒气冲冲地给粟裕打电话,结果被陈毅听到,严肃批评了他,并将作战计划告诉了许世友。

粟裕

许世友这才明白过来,迅速带领部队穿插迂回。74师被迫退守孟良崮山区,许世友率部和74师在孟良崮浴血奋战。仅三天的时间,整编74师被成功歼灭,师长张灵甫也永远留在了这里。因为许世友对着粟裕发火,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两人关系不好。实际上,粟裕和许世友的战友情,是经过了血与火的淬炼的。

荣誉与遗憾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将领按功授衔,许世友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在得知自己的军衔之后,许世友有些不服气。自己战功赫赫,为什么只是一个上将。许世友找到自己的朋友抱怨,说自己完全有资格被授予大将军衔,结果现在只能称为上将。

许世友的朋友听完他的抱怨之后,只说了一个人的军衔,许世友就再也没有异议了。朋友告诉他,他曾经的首长粟裕,也只是被授予大将军衔。许世友是 一员猛将,但是比起“战神”粟裕来说,还是差了一些。就按粟裕立下的军功来看,他完全可以被评为元帅,但是他现在仅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许世友听了这话,再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虽说一开始许世友很不服气粟裕的领导,但是淮海战役一战,让许世友对粟裕刮目相看。当时,为解放军渡不渡江这一问题,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意见。粟裕大胆提出,暂不渡江的建议,进行中原决战,奠定了解放全中国的基础。

淮海战役持续了66天,我军以少胜多,这场战役一共歼灭敌军55万余人,司令杜聿明被俘虏。毛主席称赞粟裕是“最会带兵打仗的将领”,许世友也心服口服。粟裕高超的指挥才能,全面的战略眼光,也体现出他作为指挥员的胆略、智慧和胸怀。许世友从粟裕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因此,在许世友的心中,粟裕是比自己厉害的。

粟裕的一生有很多头衔,开国大将、常胜将军。粟裕有着传奇的经历,卓绝的功勋。但是在粟裕的心中却一直有一个遗憾的事情。那就是自己未能向母亲尽孝。从粟裕17岁离开家乡开始,一直到77岁逝世,这60年的时间里,粟裕再也没能回过家乡。

淮海战役

粟裕离家出走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一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粟裕才给老家写了一封家信。一家人这才有了粟裕的消息,此时,粟裕的父亲已经过世,家中仅剩母亲。到1941年的时候,国共关系变得紧张,粟裕又再次失去了音信。

粟裕再次和母亲取得联系是在1949年。当时是在粟裕解放上海之后,他的侄子找到了他,告诉粟裕家里的情况。母亲已经年迈,唯一希望的就是可以再见见自己的儿子。粟裕心中很不是滋味。自己征战沙场多年,无愧于国家和人民,却对不住自己的母亲。

1951年,粟裕想要回家乡看看。同时,也想将母亲接到北京同住,方便照顾老人。但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湘西地区还有一些土匪盘踞。而粟裕想要回乡,就必须要经过这里,只能派出军队护卫。粟裕自然不想给国家添麻烦,所以就一直没有回去。

在粟裕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之后,工作就更加繁重,每天废寝忘食,几乎住在办公室,哪里还有时间回湖南老家呢。既然自己不能回去,粟裕就想把母亲接到北京。但是母亲年事已高,不愿意远离家乡,又担心老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徒增病痛。

最终,粟裕决定将母亲安排在南京住下。一来南京离湖南比较近,二来,相比而言,南京的经济、医疗等方面更加发达,适合老人居住。就这样,粟裕的母亲居住在了南京。1969年,粟裕实在没有时间照顾母亲,又十分担心老人一个人生活。

于是,他就给当时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打了一个电话,希望许世友能帮自己多照看下母亲。许世友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挂掉电话后,许世友立即下令军区管理局负责照顾粟裕母亲的日常生活。

之后,许世友还亲自询问速与母亲的身体情况,带她去医院检查等等。虽然两个人曾在相处中产生矛盾,但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许世友和粟裕之间的友情,是在战场上,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的。

粟裕原本可以过着相对平静的人生,可以在母亲面前尽孝。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国家陷入为难的时候,身为中华儿女,又岂能袖手旁观?新中国成立后,粟裕为了国家军事实力的提升,每天夜以继日的工作。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却也失去了为母亲尽孝的机会,只能拜托曾经的战友帮自己照顾母亲。

战争是残酷的,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追求的是以和为贵,即便是在战争年代,中国也从来没有去侵略过其他的国家。过去不会,未来更不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将会持续和平、共赢的策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