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句子大全 2022-11-23 04:46:02
相关推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撞而契合的产物,是指有意味的具体形象,即“意”与“象”的融合。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言。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其在《论衡·乱龙篇》说:“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曹魏时代的王弼《周易咯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一段文字,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欣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选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和发展》,有删改)

材料二:

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边塞的崇高形象。“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的生动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借景言情”。所谓借景言情,就是用形象说话。当然也并不是说生活中任何一种形象都能引起美感,只有艺术家在自然形象中抓住那种富有诗意的特征,才能引起人的美感。

李方膺有两句诗“疏枝横斜千万朵,会心只有两三枝”。这会心的两三枝就是以情写景的结果,这两三枝是最能表达艺术家感情的两三枝。意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郑板桥画一幅无根兰花图,画面上几朵无根无叶的兰花,偃仰横斜随风翻舞。这兰花的形象,正是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和孤高的性格。在这里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是统一的,而且前者从属于后者。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由于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可以对自然形象进行取舍、集中、夸张以至变形。

意境是一种创造。在意境中所使用的语言、色彩、线条都很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情感,也描绘了景色的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就体现了运用语言的技巧,这个“闹”字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它既反映了春天杏花盛开,雀鸟喧叫,自然从寒冬中苏醒,一切都活跃起来,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喜悦。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精湛的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赞赏意境,同时也是赞赏艺术家的技巧。

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意境的这种特性是和它对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分不开的。所谓“意则期多,字惟求少”,这是说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用以少概多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特征(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而不必罗列全部细节,要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要相信读者是聪明的,可以根据形象提供的条件去掌握形象内容。所以在意境中既能做到形象鲜明,又不是一览无余。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抓住了景物中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就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发挥意境的感人的力量

(摘编自杨辛、甘霖等《美学原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象作为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中。

B.文艺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由情感到意象再到语言的转化过程,艺术欣赏的过程则是个反向运动的过程。

C.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决定艺术家情感的特征。

D.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春花秋月,一旦被反映在艺术中,就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成为一种艺术语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象”概念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晋代挚虞,才把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引入文学领域。

B.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从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两个角度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C.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创造意境,必须经由用情感过滤、筛选形象来营构意境这环节。

D.由于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郑板桥笔下的无根兰花,才能达成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的统一。

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意境“含蓄”这一特征的一项是(3分)

A.《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C.传统戏曲《秋江》里,仅靠老渔翁一支桨和演员陈妙常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

D.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却能令人感到满幅是水。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上述材料相关论述,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为例,谈谈你如何理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6分)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华威先生

张天翼

转弯抹角算起来—他算是我的一个亲戚。我叫他“华威先生”。

“三点钟还有一个集会。”于是匆匆忙忙跟我握了握手,跨上他的包车。

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

这个城市里的黄包车谁都不作兴跑,可是包车例外。据这里有几位抗战工作者的上层分子的统计——跑得顶快的是那位华威先生的包车。

他的时间很要紧。他说过——

“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我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抗战工作实在太多了。”

接着掏出表来看一看,他那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了起来。眉毛皱着,嘴唇使劲撮着,妤像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敛到脸上似的。他立刻就走:他要到难民救济会去开会。

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他在门口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叮!包车踏铃不断地响着,钢丝在闪着光。还来不及看清楚——它就跑得老远老远的了,像闪电一样快。

同志们彼此看着:唔,华威先生到会了。有几位透了一口气。有几位可就拉长了脸瞧着会场门口,有一位甚至于要准备决斗似的——攥着拳头瞪着眼。

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他先前那副忙劲儿好像被他自己的庄严态度消解掉了。

华威先生很客气地坐到一个冷角落里,离主席位子顶远的一角。他不大肯当主席。主席报告的时候,华威先生不断地在那里括洋火点他的烟。把表放在面前,时不时像计算什么似地看看它。

他括了两分钟洋火之后,猛地站了起来。对那正在哇啦哇啦的主席摆摆手:“好了,好了。虽然主席没有报告完,我已经明白了。我现在还要赴别的会,让我先发表一点意见。”

“我的意见很简单,只有两点,”他舔舔嘴唇。“第一点,就是——每个工作人员不能够怠工。这第二点呢就是:青年工作人员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你们只有在这一个领导中心的领导之下,抗战工作才能够展开。好了,抱歉得很,我要先走一步。”

把帽子一戴,把皮包一扶,瞧着天花板点点头,挺着肚子走了出去。

这就到了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场。他坐了下来,点着了雪茄,不高兴地拍了三下手板。

“主席!”他叫。“我因为今天另外还有一个集会,我不能等到终席。我现在有点意见,想要先提出来。”

于是他发表了两点意见:第一,他告诉大家——在座的人都是当地的文化人,文化人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应当加紧地做去。第二,文化人应当认清一个领导中心,文化人在文抗会的领导中心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统一起来。

五点三刻他到了文化界抗敌总会的会议室。

这回他脸上堆上了笑容,并且对每一个人点头。

“对不住得很,对不住得很,迟到了三刻钟。”

主席对他微笑一下,他还笑着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他四面瞧瞧形势,就拣在一个小胡子的旁边坐下来。

他带着很机密很严重的脸色——小声儿问那个小胡子:

“昨晚你喝醉了没有?”

“还好,不过头有点子晕。你呢?”

“我啊——我不该喝了那三杯猛酒,”他严肃地说。“尤其是汾酒,我不能猛喝。刘主任硬要我干掉——嗨,一回家就睡倒了。”

一谈了这些,他赶紧打开皮包,拿出一张纸条——写几个字递给了主席。

“请你稍为等一等,”主席打断了一个正在发言的人的话。“华威先生还有别的事情要走。现在他有点意见:要求先让他发表。”

他反复地说明了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这就戴起帽子去赴一个宴会。他每天都这么忙着。要到刘主任那里去联络。要到各学校去演讲。要到各团体去开会。而且每天——不是别人请他吃饭,就是他请人吃饭。

有一天他请我吃晚饭。他说因为家乡带来了一块腊肉。

我到他家里的时候,他正在那里对两个学生样的人发脾气。他们都挂着文化界抗敌总会的徽章。

“你昨天为什么不去,为什么不去?”他吼着。

“我去出席日本问题座谈会的。”

华威先生猛地跳起来了:

“什么!什么!日本问题座谈会?怎么我不知道,怎么不告诉我?”

“我们那天部务会议决议了的。我来找过华先生,华先生又是不在家——”

“好啊,你们秘密行动!”他瞪着眼,“你老实告诉我———这个座谈会到底是什么背景,你老实告诉我!”

对方似乎也动了火:

“什么背景呢,都是中华民族!部务会议议决的,怎么是秘密行动呢。……华先生又不到会,开会也不终席,来找又找不到……我们总不能把部里的工作停顿起来。”

“混蛋!”他咬着牙,嘴唇在颤抖着。“妈的!这个这个——你们青年!……”

这晚他没命地喝了许多酒,嘴里嘶嘶地骂着那些小伙子。密司黄扶着他上了床,他忽然打个寒噤说:

“明天十点钟有个集会……”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名篇》,有删改)

文本二:

在30年代的左翼作家中,张天翼以自我的讽刺风格独树一帜。夏志清曾说他是“最有才华的短篇小说家”。他作品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讽刺小说写得非常出色,和鲁迅相比较而言,他继承其讽刺幽默的特点,虽然有些作品有时因为太过外露而流于表面,没有切中要害,但是仍然可以说他是鲁迅幽默讽刺小说的接班人。

张天翼在写作讽刺小说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首先是表现在主题上,他围绕反虚伪、反庸俗、反愚昧三个大方面来进行揭露,反虚伪是针对地主官僚的虚伪狡诈,反庸俗是旨在揭露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庸俗动摇,反愚昧则是对底层人民的愚昧麻木作出抨击。其次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运用漫画式的手法,突出人物的特征,夸张地描绘出来,而显出人物的丑与恶。尤其是在以自相矛盾的手法来写人物上,撕开其虚伪的面具而带来了喜剧的效果是其一大特色。

(选自《谈做戏的虚无党—华威先生》,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有一位“攥着拳头瞪着眼”的同志,表明人们并不买华威先生的账,并没有把他看作是抗战工作的领导者。

B.华威先生去到不同的会场,讲话的内容雷同,但因会议的级别不同,华威先生的态度也不同。

C.文章着意描写华威先生“手杖”“公文皮包”等,表明他的身份,暗中流露作者嘲讽的情感。

D.小说揭露了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华威先生之流假抗日,勾结日伪真反共的反动实质。

7.下列有关文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我”为故事叙述者,采用有限视角,留有空白,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感。

B.小说在复杂、完整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中,选取了主人公一天的生活和几个场面加以雕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C.小说借助传神的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抓住细节,凸显人物的灵魂,揭露现实,发人深思。

D.小说语言个性化,言简意赅,寓庄于谐,赋予常态的语言以奇谲的色彩和深长的意味,往往令人忍俊不禁。

8.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华威先生的人物形象。(4分)

9.文本二指出了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艺术特性,请结合文本一进行具体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臣(主父偃)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菟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长计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兵革之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腫、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

故兵法曰:“兴师十万,日费千金。”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夫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恐,百姓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书》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B.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C.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D.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前例、旧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本文的“故事”也是此意.

B.春蒐秋称,古代四季狩猎的名称都不同,春天打猎叫“蒐”,即寻猎未怀孕的禽兽,秋天打猎叫“狝”,即杀伤禽兽。

C.城郭,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大都分为内城与外城两部分,内城为“城”,外城为“郭”。

D.孤寡,孤儿和寡妇。“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寡”本义指男女丧偶,后专指女子丧偶.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父偃深谙进谏之道,首先以传统的君臣职责作为自己冒死进谏的理由,接着表明自己的忠心,为进谏打好了基础.

B.主父偃在进谏中引经据典,以秦始皇不听李斯劝告而攻打匈奴最后导致天下叛秦为例,劝谏皇上考虑采纳自己的意见。

C.虞夏殷周等历朝各代,很看重匈奴,却都未能降服过匈奴,主父偃认为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慎重对待攻打匈奴之事.

D.秦朝的政令不能推行,就是因为国家大权为尉佗、章邯所分,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4分)

(2)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4分)

14. 主父偃反对伐匈奴,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末,当时安史叛军气势正盛,国事艰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表达对裴迪及其所赠之诗的推崇之情。

B,额联承“动诗兴”而来,遥想裴迪对自己的相忆,用一个疑问句表达对装迪没有自由的同情。

C.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感到抱歉。

D.全诗从对裴诗的称赞,转到遥想裴迪逢早梅时的心事,再过渡到自己的感受,脉络顺畅自然。

16.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采用问答方式,表达了无法将芙蓉送给远方所思之人的忧伤。

(2)《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和“ ”两句写出了自己“口体之奉不若人”,表明了求学的艰辛。

(3)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如《诗经·氓》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写出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类似的诗句还有“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内容虽不足观,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加之有名人的“倾情推荐”,再凭借一系列营销策略( )起读者的购买欲望。而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蜂拥而至,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书中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 )错误的表述,就会导致一些负面的效应。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书买得越多越糟糕。

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好比( ),难度很大。面对如此宏大数量的图书,即使书店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据说,目前一本新书的动销时间大概是3个月。这就意味着,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如果少人问津,无论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其在图书零售市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

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劣书驱逐良书的案例( )。在书店的书架上,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同样频频上演。这是市场的选择。虽然很多书店具备公益机构的某些性质,不少书店还主打文化情怀,但归根结底,无论网络书店还是实体书店,都是一门生意,首先需要通过买和卖来保证自身的生存。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激发 甚至 海底捞针 屡见不鲜

B.引发 尤其 海底捞月 司空见惯

C.激发 尤其 海底捞针 屡见不鲜

D.引发 甚至 海底捞月 司空见惯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如此宏大数量的图书,书店即使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

B.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即使书店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

C.面对如此宏大数量的图书,面积再大,书架再多的书店,也不可能承载。

D.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书店即使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在人才问题上,最理想的局面是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这一喜人局面,关键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要求,真正做到育才、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人才培养是长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克服只用不育、竭泽而渔等短视行为,用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对待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从教育抓起,从培训抓起,从实践锻炼抓起,从探索各行各业的人才成长规律抓起,做到该投入的不吝啬、该保证的不缺失。惟有如此, ①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才并不等于全才,绝大多数人才只在某一领域或方面有专长,而且往往具有自己的个性,甚至 ② 。如果用求全责备或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人才,那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个人才。只有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看长处、看亮点、看未来、看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看得见人才、用得好人才,人才也才乐于一展身手、奉献自己的才华。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我国古人在用人问题上的经验之谈 ③ ,就应排除流言蜚语的干扰、摒弃狐疑犹豫的心态,大胆为人才搭设舞台、提供平台,为其创造大显身手的机会,让人才充分施展抱负,并为有担当的人才担当、为敢负责的人才负责,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第二、三、四段各段的主要意思,并使之构成整句。每句不超过12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更多的进入大众视野。他们中不乏励志型人物,比如“西单女孩”“布鞋院士”“最美教师”等,但也有一些网红炫富、炫身体、爆粗口……

材料二 “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想去当练习生……等我火了,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2018年11月,宿迁市两名十几岁的女孩为了成网红,决定离家出走。在出发前,其中一位女孩给父母留下这样一封信。不过,由于她们年纪小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离家出走失败。

材料三 “那么多年轻人都想做‘网红’,我很担忧。”全国政协委员宋丹丹在文艺界小组讨论时的发言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被称为老艺术家的代表委员都表达了对“网红”现象的担忧。

正值青春年少的你,对于“网红”现象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C项应是艺术家的情感特征决定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

2. C(A项应是南朝梁代刘勰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B项“从文学的创作来看……从文学的欣赏来看……”是作者由王弼的论述引出的观点;D项强加因果。)

3. B(B项材料属于铺叙、工笔细描,不符合“含蓄”的特征。)

4.(4分)材料一首先提出“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论题,(1分)接着以时间为序,阐释了“意象”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2分)最后总结意象的基本内涵及其作用。(1分)

5.(6分)意象与意境都寄托了艺术家的情感;意象是形成意境的组件、基础,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整体、升华。(2分)这两句诗包含四个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小楼”“深巷”,暗含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带着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2分)两句诗借助四个富有情趣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静谧幽邃与明艳生动相映衬的意境,其中既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2分)

6. D(“假抗日,勾结日伪真反共的反动实质”错误,“假抗日”可以看出,但“勾结日伪真反共的实质”在文中并无体现。)

7. B(“复杂、完整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错,小说没有复杂、完整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作者只选取了主人公几个生活片段,运用漫画式的描写,凸显人物特征。)

8.(4分)①虚伪霸道,骄横专制。他表面忙实则闲,外表光鲜,内无真才实学;他开会迟到早退,随意打断主席的谈话等。②装腔作势、矫揉造作。如“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制度”体现了他很忙碌,而实际不然,他每天的忙碌毫无价值,他自私,也并不真正想为救亡工作付出。③投机钻营,有极强的权力欲。他忙于与领导拉关系,忙于出头露面,忙于钻进各种圈子。忙碌的实质是强烈的权力欲,方方面面他都要插手,都要占主导地位。(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满分)

9.(6分)(1)主题上:对虚伪、庸俗的华威先生进行辛辣讽刺,表达出反虚伪、反庸俗的主题。华威先生的特点是忙,但忙而无功,甚至耽误工作,浮夸自己“忙”,实则显摆自己重要。忙是为了攫取权力,其形象虚伪而庸俗。(2分)

(2)手法上:①漫画式夸张。作品以漫画式夸张突出他的忙,忙于开会,忙于发言,“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希望有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②人物的自相矛盾。如语言的矛盾,华威先生一边不大肯当主席,一边又强调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心口不一;动作的矛盾,华威先生经常“掏出来看一看”“把表放在面前”,但每到会场,迈着“从容的步子”“稍停一会走进去”等,快慢不一;态度的矛盾,第一个会议他眼镜并不对着谁,第二个会议“脸上堆上笑容,并且对每一个点头”,前者傲慢,后者卑躬。③对比。《华威先生》中主人公表面忙,实则闲,讽刺他虚伪、庸俗及对权利的追逐;会场上态度严肃与“小胡子”私语亲密,讽刺主人公表里不一。④反复。华威先生反复强调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作者借此讽刺他极强的权力欲。(4分,任答一点2分,两点4分)

10.D(根据上下文可知,该句意思为:秦伐匈奴虽有战功,但弊端明显。根据句式“虽有……”“不足以……”排除A、C项;“单于”应为“虏”宾语,排除B、C项。)

11.A(本文中的“故事”应断开,并非古今异义词。)

12.C(虞夏殷周等历朝各代,并不看重匈奴,从原文“上及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可以看出。)

13.(1)(4分)况且发怒(兴兵)是违背大德的,兵器是不吉祥的器物,(发动)战争是最卑下的品行。(“逆德”“兵”“末节”各1分,句式1分)

(2)(4分)让军队在风沙日晒中待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暴”“逾”“北”各1分,句意1分)

14.(3分)①国家即使再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②伐匈奴结怨深重,耗资巨大。③战争持续时间一长就会发生变乱,做事辛苦就会使思想发生变化,人心不安。(每点1分)

15.B(“用一个疑问句表达对裴迪没有自由的同情”不妥。)

16.(6分)①思念友人。从诗歌的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暮年之伤。诗人由“伤岁暮”而引发人到暮年的感伤。③思乡之愁。诗人唯恐梅花会引发乡愁,实际上表达了自己羁旅思乡的愁绪。④忧国忧民。国家正处于战乱的困境,诗人面对动荡的现实感伤时世,忧国忧民。(每点2分,任写三点给6分)

17.(6分)(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2)无鲜肥滋味之享 余则缊袍敝衣

(3)示例一: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示例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示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示例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示例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示例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A(激发:刺激使奋发;引发:引起、触发。“引发”与“欲望”不能搭配,选“激发”。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尤其:表示特别,更进一步。依据语境,选“甚至”。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海底捞月:比喻根本做不到,白费力气。这里应用“海底捞针”。司空见惯:指事情常见不足为奇;屡见不鲜:形容现象看见多次不会觉得新奇。根据语境,选“屡见不鲜”。)

19.D(A项“宏大数量”搭配不当;B项“难以承载”的主体不应是“书店面积”“书架”;C项“宏大数量”搭配不当,“不可能承载”说法绝对,不合逻辑。)

20.(5分)拟人。(1分)“生命就宣告终结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新书以人的动作行为、生命活力。(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书因少人问津,都将下架回仓的事实,以及抒发出作者对新书的惋惜之情。读来富有新意而亲切之感。(2分)

21.(6分)①才能确保人才源源不断 ②在某些方面还有缺点或缺陷③用人者一旦看准了人才(每空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3分)示例:育才要有长远的眼光,识才要有欣赏的眼光,用才要有过人的胆识。

(每句1分,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3.(60分)(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参考立意】

①拒做“网红”,人生长红。

②树立正确价值观,追寻“网红”要理性。

③青少年应辩证看待“网红”现象。

④莫让网红“红透”互联网。

【参考译文】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会厌恶率直的进谏以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忠诚的大臣不躲避重罪而直言劝谏,因此不会有遗漏的策略,他们的功业将流传百世。如今我不敢为了逃避死亡而隐瞒忠心,所以来献上愚昧的计策,幸而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过,稍微考察一下我的想法。

《司马法》上说:“国家虽然大,若是喜欢战争,就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若是忘掉战争,就必然危险。”天下已经平定,天子演奏《大凯》的乐章,春秋两季分别举行打猎活动,诸侯们借以春练军队,秋整武器,用以表示不忘战争。况且发怒(兴兵)是违背大德的,兵器是不吉祥的器物,(发动)战争是最卑下的品行。古代人君一旦发怒一定会有伤亡,所以圣明的君王对待发怒兴兵的事非常慎重。那致力于打仗取胜,用尽武力的人,没有不后悔的。

从前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兵威,蚕食天下,吞并各个交战的国家,统一天下,其功业可与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相同。(但他)一心取胜,不肯休止,竟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不可以攻匈奴。匈奴没有固定居住的城池,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到处迁徙,如同鸟儿飞翔,难以得到他们加以控制。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抛弃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使中原疲惫,而以打匈奴为心情愉快之事,这不是长久之计。”秦始皇不采纳李斯的建议,就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开拓了千里土地,以黄河为国界。这些土地本是盐碱地,不生五谷。这以后,秦朝调发全国的成年男人去守卫北河地区。让军队在风沙日晒中待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人马不足,武器装备不充裕吗?不是的,这是形势不允许呀!(秦朝)又让天下百姓飞速转运粮草,从黄县、腄县和琅邪郡靠海的县城起运,转运到北河,一般说来运三十钟粮食才能得到一石。男人努力种田,也不能满足粮饷的需求,女子纺布绩麻也不能满足军队帷幕的需求。百姓疲惫不堪,孤儿寡母和老弱之人得不到供养,路上的死人一个挨一个,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天下百姓开始背叛(秦王朝)。

所以《孙子兵法》上说:“发兵十万,每天耗费千金。”秦朝经常聚积民众和屯兵几十万,虽然有歼灭敌军、杀死敌将,俘虏匈奴单于的军功,这也恰恰足以结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偿全国耗费的资财。匈奴走到哪里偷到那里,侵夺驱驰,以此为职业,天性本来如此。(所以)上自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来都不按法律道德的要求来督导他们,只将他们视为禽兽加以畜养,而不把他们看作是人类。如果往前不借鉴虞夏商周的经验,往后却遵循近世的错误作法,这正是我最大的忧虑,百姓最感痛苦的事情。况且战争持续一久,就会发生变乱;做事辛苦,就会使思想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边境的百姓疲惫愁苦,使将军和官吏们相互猜疑而与外国人勾结,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野心。秦朝的政令不能推行,就是因为国家大权为这两个人所分,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所以《周书》上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用什么样的人。”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加以明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