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杜甫有一首骂人诗 短短28字却没一个脏字(没点文化还以为在夸你)

句子大全 2022-11-27 02:32:02
相关推荐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诞生出无数英雄豪杰,孕育出无数仁人志士,以及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当然了,有英雄就有败类,有精华就有糟粕,即使在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糟粕——骂詈(lì)之词,说简单点,就是骂人的脏话。

鼎鼎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被魏征惹怒又不好发脾气,一下朝就跑去老婆面前,怒吼道:“会需杀此田舍翁!”(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宋太祖赵匡胤则更加粗鄙,当年他卧室的房梁损坏需要更换,差点没砸到他的头,赵匡胤大怒:“截你爷头,截你娘头。”(截你爹个脑袋!截你娘个脑袋!)臣子们当场就“石化”了。

不过和以上两位皇帝直白的骂詈之词比起来,接下来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骂人诗”,就文雅得多,甚至没点文化水平的,还一位这是一首“夸人诗”,不信您接着看。

话不多说,先上诗:

《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的作者大家绝对熟悉,他就是“诗圣”杜甫,此诗很短,不过28字,前两句描写了当时杜甫所见之景,啊,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飘荡在锦城上空,荡漾在锦江波上,最后悠悠升腾入白云之间。

后半句发表感慨,如此美妙的音乐,简直是天上的“仙乐”,只有神仙才能听,我们寻常百姓竟然在人间听到,简直不可思议!

时至今日,此诗的后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都经常被人引用,并且是用来夸赞对方,但笔者要负责地告诉你,这两句其实是骂人话。

一切还要从一个叫花敬定的人身上说起。花敬定,唐朝武将,乃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公元761年,梓州刺使段子璋叛乱,花敬定奉命与其对战,最后成功斩杀段子璋,立下大功。这本是一件喜事,结果花敬定却“飘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甚至纵容部下对绵州百姓进行掠夺,当街斩断妇人手腕,抢走金镯。

如此恶劣的人,“诗圣”杜甫又为何自降身价,亲自给他写诗(即《赠花卿》,花卿即花敬定),甚至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来“赞美”花敬定组织的音乐会呢?

由此便能反推,杜甫此诗绝非赞美之意,完全是在讽刺花敬定,讽刺他因小小战功,居功自傲,并干出丧尽天良的事情,而花敬定府中弹奏的乐曲,也绝非“仙乐”,是在讽刺花敬定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

这里要提一下,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礼仪制度非常严格,《旧唐书》中明文规定:“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而诗中的“天上”,其实指的是天子所居的“皇宫”;而“人间”,自然是皇宫之外的地方,好你个花敬定,竟然敢日日在府中奏皇宫中才能听到的音乐,大胆至极!

短短28字,杜甫便将心中所有的讽刺和愤怒化在纸上,表面上是夸赞,实则是狠狠的羞辱。宋人张天觉读过此诗后说道:“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认为杜甫这首绵里藏针,意在言外的诗,远比直接讽刺高明得多。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诗圣这首“骂人诗”渐渐被人曲解,误以为是夸奖他人唱歌好听、弹奏乐器好听的句子。不过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各位读者朋友便能读懂杜甫当年的良苦用心,不会再误用此句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全唐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