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严密的结构可增加诗的强度 从而使诗词张力十足(应避免有句无篇)

句子大全 2022-11-28 06:14:01
相关推荐

诗的结构,该是所有文体中最严密的一种。字与字之间息息相关,行与行之间平行斜对交互地照应。左右纠缭关合,前后钩挽挑逗,脉理既精细,骨节又灵活,它愈像一个有机体时,它便愈具足精神,愈能表现诗的强度。

假若没有严密的结构,整齐的行句只是一个空的躯壳,如被王夫之所讥讽的《咏刘邦》诗:

百战方夷项,三章且易秦。

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于季子作)

这四句诗,只是针对刘邦的史实,分别举了四件,字面上虽两两相对,其间毫无关涉,松散得像四个散兵游勇,没有彼此呼应的组织。所以王夫之批评说:“恰似一汉高帝谜子,掷开成四片,全不相关通,如此作诗,所谓佛出世也救不得也。”(《姜斋诗话》)王氏说它只像谜语,不是诗,因为它没有严密的结构。“掷开成四片”,便毫无张力,形成不了强度。吴乔也厌恶这种“只有句,不讲局”的诗,称之为“一屋散钱”,古时的钱要成串的,不讲结构脉理,散了一地。

显示结构严密的方式很多,原没有什么定式,为了便于分析,兹将诗的有机结构分为“一字作纲”、“二股交综”、“多方照应”、“前后钩挑”四种型式。

“一字作纲”是将全诗的主题-某一个字-作轴心,全诗的字句像四方的辐辏,聚向毂轴来,环绕着这轴心运转。这种型式且举杜甫的《羌村》诗来说明: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起首两句就写得动魄惊心,全诗也就在仓猝的气氛中,绘出这幅惊魄未定的图画。吴瞻泰剖析本诗说:“通首以惊字为线,始而鸟雀惊,继而妻孥惊,继而邻人惊,最后并自己亦惊。”(《杜诗提要》卷二)

可见本诗是以“惊”字为纲领、轴心,全诗无论从赤云写、从日脚写,写得日沉云起,十分惊人;从鸟雀写、从妻孥写,写得生死莫卜,惊疑重重;从邻人写、从自己写,写墙头站满了感叹的人群,连自己也迷惑是梦是真,心惊不已!都用“惊”字代替了“喜”字。这样将许多布列的散体,串联在一根轴上,其间的张力是很强的。

后来袁枚常推崇此种技法,他在《随园诗法丛话》中称之为“一字血脉”。

“二股交综”是全诗有两个平行对等的意思,交互纠缭,像纠合丝线成为缗纶一样,自然形成张力与强度。这种型式且举杜甫的《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诗为例: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

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

东望西江永,南游北户开。

卜居期静处,会有故人杯!

杜观既来到夔州,又回蓝田去迎接新娘,题目中就有去与来两层意思,全诗也就将去与来两个平行对等的意思,交互成章。仇兆鳌曾说:“拈去回二字,为通首之主。”点出了本诗的结构法。

诗意说:你到夔州没多久,却又要去监时接新娘,想象你回来的日期该是秋深了。今日去时,夏萤已乱;推算归时,好与秋雁同来。第三句承接了第一句,写去时之景,第四句承接着第二句,写来时之景,两两交互,十分切紧。

第五句写:我望着你去,离情与西江一样滚滚东去。第六句写:当你回南方来,我将倚门长望,一直开着北面的户牖。第七句写今后你应卜居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去。第八句写卜居之后自有衔杯话旧的故人会来的。可见下面四句仍是在去与来两个意思上回互周旋,承接着前面的语意,紧抱不脱。

又如孟郊《杏殇》诗:

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

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

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

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芳!

这诗是悼念早天的幼儿,以“儿”、“月”二字作纠缭的主线,儿子生时夺去了月亮的光明,儿子死时月亮便夺回了光亮,儿与月相争夺,难怪儿子的寿命长不了!“如何此英英”是指月,“亦为吊苍苍”,亦吊此苍苍者天,兼说儿死,儿宁愿化为堕地的尘埃,不愿在末世吐露芬芳。说儿子时也暗指着月,他不像月那样无论盛世末世一样无情地照着。儿子早夭却无端扯入月亮,两股纠缠,无涉的偏说成相关,一反理性,将两者紧紧咬定,在凄声寒魄中,依然能刻巧凿新。

“两股交综”又如明人侯廷言在官邸屏风上写着一首诗:

圆者被人讥,方者被人忌。

不方与不圆,何以成其器?

至圆莫如天,至方莫如地。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议。

况我疏鄙流,窃禄尸其位。

人或讯我圆,圆圆思以智。

人或忌我方,方方思以义。

醒者彼自醒,醉者彼自醉。

俯仰规矩中,灵台了无二。(见《甲戌丛编·无名氏笔记》)

全首以“圆、方”两字反复申述,圆者人讥圆滑,方者人忌廉正,人责问我圆,圆这圆要有智慧,人责问我方,方此方要讲正义。究竟圆的是醒方的是醉?还是方的是醒圆的是醉?醒者无论是圆是方自是醒者,醉者无论是圆是方自是醉者。我俯仰在天圆地方的规矩之中,灵台方寸并没有圆与方的差别呀!翻来覆去,似严谨似圆通,怀抱奇硕磊落,透露出一股豪迈不群的意气。

“两股交综”外,也可以有三股交综、四股交综的。

“多方照应”是指全诗字句间的联络照应、连环映带,没有一定的次序,旁行斜对,交错相应,此类内部纠缭的组织,强化了诗的有机性。这种型式且举杜甫的《送路六侍御人入朝》诗为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