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全浸英语)如何提高应试英语阅读能力

句子大全 2022-11-28 07:30:01
相关推荐

如何提高应试英语阅读能力?

最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注意,括号里面快速并不是次要的补充成分,而是提问者最关心的。

这个问题看似老生常谈,网上一搜也有各种讨论,而实则上很多人却找不到答案。

为什么?因为这是因人而异的,没有适合不同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普适模式。

一.对阅读能力的需求来自哪里?

先从需求和目的出发,对阅读能力的需求大概分成两类,一是功能性的,各种英语考试的阅读部分占比都很高,应试需要;二是兴趣性的,对英语文化感兴趣,希望直接阅读外刊和外文著作,不用倚靠翻译的梯子。应对不同的需求和目的自然就有不同的方法。

1.应试需求

先来看应试需求,需要的是功能性的阅读能力,面对的是标准化的英语语言(standard English);

标准化英语是有模式可循的;因为题目是经过出题老师甚至是出题委员会的审核程序才能放进题库里的,比如考研,CET四六级,TEM四级八级,国外的托福/雅思GRE/GMAT/LSAT等;这一类英语可以说是极度标准化和同质化的,为了放进题库,出题方会把选进来的原材料进行删减剪裁,从而让其能够满足考试大纲的要求,否则超纲超规太多会被外界挑战。

如果你对阅读能力的需求来自应试,就要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去提高应试阅读能力。

1.1. 如何(迅速)提高应试的英语阅读能力?

1)单词

单词是英语的最基础结构,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关于阅读中的单词,之前文章“全浸阅读”介绍里面提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关键无非三点:

a) 知道自己有多少?有兴趣知道自己单词量的同学可以到http://Testyourvocab.com去测试;

b) 你要考的试要求多少?每种考试的词汇要求都不同,现在也都有相应的词书/词典;

c) 如何填补中间的差距?用什么方法背?投入多少时间?考试前如何合理安排?

很多同学为了应试花很多时间去背单词;如果把考试看作一个商业项目,KPI是你的分数,背单词只是其中手段之一,按经济学的逻辑,有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的问题,当时间资源一定(距离考试还有比如6个月),单位时间能产生多少单词红利?如果原单词量很少,比如3000,从3000到7000这个阶段,就很值得投入,因为短时间内你通过背单词可以迅速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数。但7000+以上呢?基本的高频单词都覆盖了,再往上走,反而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有效方法让单词量从已经属于你那7000开始,向内向外有机生长,比继续猛刷单词来得高效多了。

想单纯用单词来解决阅读问题,说白了是一个覆盖的概率问题,你想编一个苍蝇拍来打苍蝇,买多大的苍蝇拍能一定打得中呢?苍蝇拍差不多大了,就要开始练习拍苍蝇技术,这就是下面提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阅读方法技巧也同样存在红利问题。

而有一个对英语阅读考试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在特定语境下的陌生词汇猜测和推演能力,是背单词不能解决的;你背再多的单词也总有生词出现,而解决context中的陌生词汇能力是需要在阅读训练经过不断练习培养的。

2)句子

句子是有逻辑层次的最基本语言结构。

i)成分分析

能分清主(主谓宾)次(修饰和补充)是最基本的需求;但阅读能力并不等于语法分析能力,不需要很准确的说清楚句子某一部分是什么成分,比如状语,定语,又或者是什么形式的结构充当什么成分,比如动名词做宾语补语,注意,考阅读能力不是考做语法专家的能力。

ii)长句难句

长句难句很多时候是出题者故意而为之的。在非考试英语中其实长难句的应用很少,实际沟通的习惯都是made the communication easy, 而不是made it difficult而故意为难。

所以对于长难句来说,应试者要做的是不要被其所迷所难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长难句的每一个部分精确属于什么成分,起到什么修饰作用,诸如此类;对于阅读考试来说,不被长句迷惑而失去了对作者主题意图的推进同步,就是跟得上;不被难句难倒就是不要因为难句而对作者的逻辑主张(论点论据)判断错误,就是跟得对。只要能跟得上和跟得对,长难句就不是问题。当然,还有很多情况是长难句根本是无关紧要,可以被绕行的,这就需要对结构的相关性relevance的整体把握了,后面会提到。

长难句中的干扰主要来自:

A.)非限制性分句,无动词分句等复杂状语的干扰

增加了句子的结构复杂与繁冗,让阅读者容易错把它们当成主体;而主体部分最重要的特征是有完成的主谓结构,尤其是独立的谓语部分,我们只需区分句中动词是限定性动词词组还是非限定性动词词组。如果分句中的动词是非限定性动词或者该分句根本没有任何形式的动词,那么它必定是非限定性分句或无动词分句,一定是状语。

To have her second round dive, Diana stood motionless at the end of the diving board, hands at her sides, heels slightly raised, every muscle anticipating action.

我们首先要确定限定性动词与非限定性动词。由于非限定性动词(词组)在句中不能作谓语,即单纯的to have, raised, anticipating不可以作谓语,所以该句的谓语是stood,主体部分是:Diana stood motionless at the end of the diving board。

To have her second round dive的逻辑主语是句子主语Diana,故它是非限定性分句,表示目的。而hands at her sides分句没有动词,所以它是无动词分句。heels slightly raised与every muscle anticipating action这两个分句既有自己独立的主语heels, every muscle, 又有非限定性动词raised, anticipating, 所以它们是非限定性分句中的独立主格结构,做伴随状语。

B.)把句中的某些成分扩展成从句

英语的基本句型中,不管那种都一定有主语S,谓语V部份。它们一起共同构成英语句子的主体。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意思,就利用关系词把有关的信息放在句子主体的前后。这样就导致句子的某个或某些成分变成一个从句或者含有从句,而使整句话变成一个可能带多个从句的复杂长句。

例如:The youngest daughter Cordelia , who had secretly confided that her love was more ponderous than her tongue , told her father that because her love was in her heart, not in her mouth, she was willing to sacrifice eloquence for truth......

这是个带多个从句,且从句中又有从句的复杂长句。我们不妨先找出句中所有的连词、谓语结构及相应的主语,以便确定整句话的主体部分,再根据同样的方法找出从句的主体,从外往里逐层分析。这样,我们不难找出该句的主体是:

The youngest daughter Cordelia told her father that......(that引导一个带原因状语从句的宾语从句,是谓语动词told的双宾语之一)。

“who had secretly confided that her love was more ponderous than her tongue”前面有一人名,且用逗号隔开,所以它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从句中又有一个that引导含有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的宾语从句,作confided的宾语。

C.)在句中添加插入语

插入语也是造成句子长且难以理解的因素之一。从形式上看,插入语是“孤立的”,因为它常常伴随着双破折号或者双逗号出现在句中。

例如:A popular song, written by XX, says, among other things, that the sheep would—incredible—fall in love with the wolf.

在阅读此句时,我们先把句子的主体找出来,然后再回头看插入语部分。按照之前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该句的结构符合基本句型SVO的结构:

A popular song says that…,that引导一个分句作says 的宾语。

同理,宾语从句的主体是the sheep would fall in love with the wolf.

而written by XX是插入语,用来交代A popular song 的词作家是谁;

插入语among other things表示that从句的内容只是整支歌词的一部分。

宾语从句中又插入一个词incredible,表示从句内容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这个句子的阅读顺序应是:

第一层,A popular song says that,

第二层为that the sheep would fall in love with the wolf,

最后才是三个插入语部分written by XX,among other things,incredible。

D.)复杂从句、插入语及复杂状语的综合使用

我们还会看到一些超级复杂的长句——既有复杂的从句又有插入语,还夹杂着复杂的状语。如果我们不按照一定的阅读顺序去阅读,即便反复看上几遍,也很有可能摸不出个所以然来。

例如:

Edmumd, a bastard, being afraid that his illegitimacy would deprive him of his share of Cloucester’s estate, forged a letter over the legitimate son Edgar’s signature, stating that the sons should not have to wit for their fortunes until they were too old to enjoy them.

在分析此句的语法结构时,应先从句子的独立谓语出发,从而区分出谓语和非限定性动词等,再根据连词(有时省略)区分主句和从句,从前往后,层层理解,插入语位于哪个位置就放在哪里理解。

结合上文,本句属于基本句型中的SV结构,其主体是

Edmumd forged a letter over the legitimate son Edgar’s signature.

a bastard 为插入语,交代Edmumd的身份;

being afraid that…Cloucester’s estate 是由现在分词being引导,带宾语从句that his illegitimacy..... estate的非限定性分句,作原因状语;

分词stating 后接一个由that引导含有until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宾语从句,在句中作定语,修饰a letter.

E. )利用并列连词串起若干并列分句

并列连词可以连接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这些分句可以是简单句,也可以是复杂长句。这无疑是增加句子长度的又一重要因素.

又如:

when reports came into London Zoo that a wild puma had been spotted forty-five miles south of London, they were not taken seriously, but, with the evidence beginning to accumulate, experts from the zoo felt obliged to investigate, for the descriptions given by local people who claimed to have seen the puma were extraordinary similar.

这个句子应该算是典型的复杂长句了。应对这种长句的方法是先把并列连词找出来并在此处把句子断开,然后按照上文的方法,分别分析该连词前后的并列分句。做到逐个突破,最后通过并列连词把分句串联起来。这里就不再分析它的结构了。

英语是一种“主语——谓语”结构框架的语法性语言,其句子都有一个严格的SV提挚结构。不管语句多长,结构多复杂,我们都可以从句子的主体部分入手,然后再分析其它成分。这样我们在遇到那些复杂长句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失,从而彻底攻克复杂长句障碍。

而长难句的基本应对方法就是建立一个样本库,样本库里大概有那么一百多个句子模型,模型的分类要清楚,每一个模型里面有一个样板句,然后样板句周围大概有十个相似句,是这个样板句的近似变形;你翻来覆去把这几十个样板句搞熟了,一开始是结构熟悉,看多了就变成语感熟悉,再到后来就是直观化的本能熟悉;其实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书,比如什么Gre Gmat长难句,真题库这种,搞过来天天花时间好好和这些句子亲密相处,在考试阅读时哪里还有什么长难?这可比光编织苍蝇拍有用多了。

句子训练到达一定阶段,进入段落篇章训练,首先进入的是题材辨析。

3)题材辨析

就是阅读考试的文章一共就那么几个类型,比如GMAT考试无非就是几类文章

按题材分类:

自然科学:DNA、基因、厄尔尼诺、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开采能源

社会科学:历史、弱势群体(少数民族/黑人/女性等)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存货处理,以及日常管理

按写作方式:

立论型 Presentation-观点与证明

评论型Argumentation-评价反驳与替代方案

一定的题材行文有一定的特点,可以通过这些特点来进行同类思维训练

4)结构模式,文章的写作方式是有模块结构的,不同结构模式对应不同的阅读训练方式

5)逻辑推理

对于应试来说,具备了一定的单词量,也熟悉了句子,篇章结构也熟悉了,接下来就是逻辑推理了。因为应试的目的很明确,应试者可能时间很有限,比如6个月,3个月,这个时候你就不要读什么英文小说外刊诸如此类的了,那个属于长期提高阅读能力的范畴;应付考试的核心精力应该放在刷题。

前面说过,应试英语是高度标准化和同质化的,存在非常有规律的语言模式,如果应试者不加以利用,简直浪费了出题者的一片苦心。刷题就是让思维提前准备好即将要面对的考试模式。

当然刷题要有技巧地刷,市面上有大量各种培训班训练营教刷题技巧,只是要花银子而已,花得起的同学就花,毕竟现在的学生也有钱;有时候花钱买的也不一定是知识,而是花钱上课了能让自己更自律。

阅读的刷题有哪些层次呢?要刷到什么程度呢?首先进入

i) 句子之间的逻辑层次

在刷题时,首先要练习如何把握段落内部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英语中主要的12种逻辑关系以及相应的引导词/信号词如下:(同样适用于写作)

1》并列关系

And, or, both and; either...or; neither...nor; as well as; likewise,similarly, equally,in the same way, same...as;

2》递进关系

Then, also,besides,additionally,furthermore,moreover,in addition, what is more, indeed, even; still, what’s better, what;s worse, and, too, as well as, again, likewise, not only but also,

3》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whereas, unfortunately, in fact, by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unlike, rather than, instead of, contrary to, yet, otherwise, at the same time, even so, for all that, last but not the least, or, after all, except(for)

4》让步关系

Although, despite, in spite of, now that, even if, regardless, anyway, anyhow, though, even though, nevertheless, in spite of, not with standing,

5》比较/对比关系

In the same way, rather than, likewise, in contrast to, whereas, similarly, instead, conversely, on the contrary, in comparison,different from, as opposite to

6》因果关系

Since, as, because, for, on account of, due to, on the ground of, accordingly, according to; thanks to; as a result, because of, in that; in response to/with, for this reason; lead to; too...to, with, consequently, therefore, thus, hence, so as to, so... that...; evidently, undoubtedly, without any shadow of doubt, in this way,

7》条件关系

If, provided, provided that, supposing, in case of, in the event of, as long as, unless, only if, only when,otherwise, if so/that

8》例证关系

such a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as follows;of these/those/them, say, among those/these/them; to illustrate; as an illustration; to take an example; more specifically speaking; namely

9》列举关系

First-second-last of all, first-then, to begin with, to continue/next,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 one-another, some.. others, more others, still others;

10》总结归纳关系

In sum, in general, overall, in a word, to sum up, on the whole, generally, ultimately, in brief, in conclusion, to conclude; as a rule, for the most part, in most cases, usually, in all, in short, altogether, to generalize, to summarize, to put it in one word, above all

11》时间关系

Before, after, when, since, meanwhil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s, later, lately, next, then, soon, as soon as, immediately,finally, at last, afterward, temporarily, earlier, now, nowadays, from now on, from then on, first, again, also, formerly, simultaneously, subsequently, until, till, recently, gradually, during, in the meantime, in the meanwhile, in the end, in addition, after a while, after a time,

12》转述/强调关系

surely;clearly;as can be expected;of course;obviously; after all; in fact, indeed,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 apparently, emphasis, chiefly, primarily, in particular, particularly, surely, in any case, especially, without any doubt, to repeat, no doubt, needless to say, undoubtedly,absolutely, still, oddly enough, significantly, interestingly, also, above all, certainly, necessarily, truly, most important, most important of all

这一种练习其实跟前面的长难句练习有点类似,但这个在句子之间的,不是句子内部。比如下面这篇上周分享过的地缘经济(点击链接阅读)的文章中,一共有6个句子, 第5句前面有一个even so,你就明白这个第五句与前面的四个句子中的核心句(四个句子有可能不是在同等重要的一个层次上)是让步关系。

P4①②③④⑤⑥101words

①In themselves, big companies are no better than small ones. ②Japan Inc’s status soared in the 1980s only to collapse. ③Big firms can be a sign of success but also of sloth. ④Saudi Aramco, the world’s second-most-valuable firm, is not so much a $2trn symbol of vigour as of a desert kingdom’s dangerous dependency on fossil fuels. ⑤Even so, the right sort of giant company is a sign of a healthy business ecology in which big, efficient firms are created and constantly swept away by competition. ⑥It is the secret to raising long-run living standards

ii)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主次结构

搞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之后,第二步要练习的是训练如何把握段落的主次结构

一般每一个段落里面有5-10个句子左右,有长句有短句;而这些句子是分层次的,段落的中心句是第一层,而其他句子有可能是和这个中心句在同一层次的,或者不在同一层,比如上一段文章中,

其中①⑤⑥是一个层次的,而②③支持①,④是说明③的,符合下面这个图示的结构关系:

这就是段落的句子组成的主次结构,经过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应试者就能迅速地在一个段落中重点关注主要层次,选择性忽略次要层次,从而迅速把握住每一段的主题句和段落大意,这一个能力不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能提高阅读速度。

iii)段落之间的主次结构,也即是布局谋篇了

当读者把握了段的主次之后,相对而言就可以练习把握整篇文章的布局谋篇了。同样文章内段落之间也存在与段落中句子彼此之间存在的主次关系;比如在地缘政治文章中的段落间关系,通过鱼骨图的绘制,就会很清楚地呈现出来。

或者也可以做成mindmap的形式,看每个人喜欢的视觉架构方式,比如罗氏制药Saw The Future的那篇文章:

这些都是平时训练时候画的图,平时画多了,思维形成习惯,考试时是没有时间用笔画这些图的,在大脑里自己画,用一个视觉化的结构来帮助信息记忆储存和调用。

这就是所谓的刷题要经过的步骤和路径,刷题的目的:

A. 熟悉材料的风格

B. 熟悉提问的方式

C. 熟悉考试的界面

D. 熟悉考试时候的结构化思维模式

E. 内化结构化思维模式变成直观反应

前面的ABC主要是量的问题,多刷就有了;后面的DE是质的的问题,D要开始结构化思考,为什么要结构化思考呢?

因为阅读考试给出来的是文章段落P1P2P3P4P5,考生需要输出的是对题目的答案ABCDE的选择,这中间需要考生经历一个信息解码-信息重组-信息储存-信息输出-信息应用的思维过程,并且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些考试的阅读量与强度是相当大的,比如GRE/GMAT/LSAT的阅读部分,如果不通过结构化的思考培养出对原文迅速抽筋洗髓的能力,并且能迅速记住并高度还原主题中心,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理解效率,即使你单词都被背对了,文章也看懂了,解题的准确概率还是很难保证。这是结构化思维的作用。

那为什么要练习E呢?因为结构化思维是需要逻辑思考推导的,如果不熟练,在考试时时间很紧张,一紧张就容易有压力,压力之下的逻辑思维,你有信心它是一定有逻辑的吗?而内化成直观反应能力,就会形成语感题感,临场的时候反应速度和准确度都会大幅度提高。当然,这个直观化的过程是需要大量训练的,就如运动员的肌肉记忆,需要成千上万次刻意练习。

当然,讲到目前为止,都只是在讨论一个应试英语阅读的学习与训练路径问题,这是一个通用的路径,是一条大道,就如郭靖炼降龙十八掌,一板一眼,需要时间和耐性。

6)题目类型标准化

条条大道通罗马,当然也有其他的路径可以走,比如从题目类型入手,通过把题目分类并尝试标准化处理解题思路与技巧,通过不断刷同类型题来强化这一类应对能力,从而对题目类型产生直观反应的训练。

任何一个参加应试阅读的人不应该忽略这一类的训练,如果是前面介绍的路径是九阳神功,需要时间积累;那么解题技巧的标准化和直观化训练就是乾坤大挪移,能带给应试者的是用力的巧劲和临场反应失效时的锦囊。

每一个参加考试的考生才参加考试前都习惯抱着理想化的心态,单词我都背够了,长难句都烂熟了,布局谋篇也非常得心应手了,但是,考试就是这样,特别是国外的计算机考试,总会有你背不到的单词,总有你看不懂的句子,总有你不够时间看完的文章,你平时精心准备的种种,总有临场反应失效的时候,这个时候,这种针对题目类型标准化的处理模式就能起到速效救心丹的作用。

因为,按照之前理想化的路径,考生从文章的P1P2P3P4P5到题目的ABCDE之间的漏斗是通的,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漏斗临时失效,堵塞了,这个时候从P1P2P3P4P5开始处理,信息量就太大了,而从题目开始处理信息量就小很多。

其次,难的文章题目不一定难,容易理解的文章题目却不一定容易,从题目开始着手,会从一开始把时间花在了最需要时间去理解的地方。

所以这一种逆向的思维模式与训练模式,是值得花时间去训练的。

1)题型划分,一般的题目类型分类,无非是以下几种

A. 主旨题/主题题/中心思想题/段落大意题

B. 例证题/证据题/论据题/支持题

C. 解释题/释义题/概念题

D. 细节题/关键要素题

E. 推断题/判断题/假如题/反向推导题

而标准化的处理,就是把与回答这些题目需要的相关信息,用寻找在文章中出现关键词的位置来迅速锁定和排除,并进行归类,让读者培养迅速建立相关性的的关联能力;比如

a)宏观看主题(主题句TS=Topic Sentence)

最靠近主旨(Topic Sentence)

主题改写(选项中最接近主题句表达的改写)

态度一致(与主题句,作者赞同否定方向一致的选择)

b)中观看段落大意

最靠近段意 (段核心句关键句)

分段定位(根据问题选项中关键词定位对应段,在该段中出现信息大概率为答案)

c)微观看要素/关键词

关键词的改写

关键词的同义词

关键词的双重否定

这一类型的训练是可以经过短时间的大量刷题迅速形成直觉反应的,特别在排除不对的选项的时候,比如”绝对不可能是答案”这一种技巧,这对于考前的冲刺训练特别有效,也为考试时的不可预知情况准备了后手。

所以,对于英语阅读应试者来说,降龙十八掌要练,乾坤大挪移也要练,两者不能偏废。

今天先说到这里,下次在来谈长期提高非应试英语阅读能力的问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