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A B卷)

句子大全 2022-11-29 03:33:01
相关推荐

一、读拼音,写词语。(12分)

liáo kuò děnɡ hòu xuè yè chuànɡ zào

( ) ( ) ( ) ( )

jiān ɡù jī fū zī rùn nà mèn

( ) ( ) ( ) ( )

二、给下面的字加偏旁,再组词。(8分)

( ) ( )

兆 高

( ) ( )

( ) ( )

方 扁

( ) ( )

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zuō zuò)坊……

2.我一回家,就认真地做作(zuō zuò)业。

3.小猫的爪(zhǎo zhuǎ)子很锋利。

4.栏板上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ǎo zhuǎ)互相抵着。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 )( )闻名 舍( )求( ) ( )口( )声

( )( )相间 头( )脚( ) ( )邻( )舍

( )( )倒置 积( )成( ) ( )应( )合

五、给句子中加粗字的词语换个说法。(5分)

1.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 )

2.孔子说:“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

3.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刻着精美的图案。 ( )

4.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 )

5.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 ( )

六、判断题。对的选“√”,错的选“×”(5分)

1.“风尘扑扑 仆人 奴仆”这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

2.“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是比喻句。(√ ×)

3.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

4.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5.“盘古”是神话中的英雄。(√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阳光洒满山村。(扩句)

2.长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改成比喻句)

3.他将教室收拾得干干净净。(改成“把”字句)

4.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改成“被”字句)

八、读一读,再用红色的词写句子。(6分)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朵不结果的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着采蜜授粉。

桃花们张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授粉的酬谢。

其中只有一朵桃花,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粉。当蜜蜂飞到他的花蕊里,他便大叫大骂:“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摇动着树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出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

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了朋友,同时也毁掉了自己。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6分)

( )的桃子 ( )地凋谢 欢迎( )

( )的蜜蜂 ( )地跑走 摇动( )

2.文中画线的句子应该读出( )的语气。(2分)

3.小桃花不但失去了朋友,而且毁掉了自己,是因为( ) 。(2分)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朋友”指( ) 。(2分)

5.把文中最喜欢的句子工整地抄下来。(2分)

十、习作。(25分)

题目:我喜欢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写自己喜欢的玩具,也可以介绍自己熟悉的传统文化。

3.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

一、把加粗字读音相同的写在一起。(5分)

倒下 倒闭 倒台 倒挂 倒退

前爪 爪子 张牙舞爪鹰爪

zhǎo: dǎo:

zhuǎ: dào:

二、辨字组词。(12分)

境( ) 贵( ) 部( )

镜( ) 遗( ) 倍( )

闷( ) 栏( ) 适( )

闻( ) 拦( ) 造( )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近义词。(8分)

1.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

2.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

3.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

4.《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四、连线。(8分)

孔子 春秋时期 《清明上河图》

老子 北宋 《赵州桥》

李春 春秋末期 儒家创始人

张择端 隋朝 道家创始人

五、选词填空。(9分)

迎候 等候

1.听说有贵客来,母亲早早地在门口( )。

2.我在大树上( )了两个小时,才见小明来。

珍贵 宝贵

3.赵州桥是我国( )的历史遗产。

4.这件工艺品很( ),你要小心保存。

热烈 猛烈

5.我们( )欢迎外宾到我校参观。

6.寒风( )地吹着,海边掀起了大浪。

六、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例:他是一个学生。

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1.黑板上写着几行字。

黑板上( )写着几行字。

2.我们走在山路上。

我们走在( )山路上。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张择端画的画很传神。(改为感叹句)

2.骑马的人一下子把马笼头拽住了。(改为“被”字句)

3.站在桥上欣赏风景的人被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4.这是一本好书,让人喜欢。(改为反问句)

八、想一想,写一写。(6分)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

2.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孔子不耻(chǐ)下问

被人们尊称为圣人的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人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而是通过后来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问,才达到知识渊博的。一次,孔子去国君的祖庙参加祭

祖仪式时,不时向别人提一些问题。有人嘲笑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

到这些议论后,毫不在意地说:“遇到不懂的事便问个明白,这才是真正学习知

识的表现啊!”

当时,卫国的大夫孔圉(yǔ)为人耿(gěng)直,谦虚好学。他去世后,被

授于“文”的谥(shì)号,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心中不

服,就向孔子询问为什么孔圉可以谥号为“文”。孔子回答说:“孔圉不但聪明,

而且学习非常勤奋刻苦,不因为向学问和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求教而感到羞耻,

因此他才可以用‘文’字作谥号!”子贡听了,悟然大悟。

1.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写下来。(3分)

2.阅读短文后,请你来谈谈对“不耻下问”的理解。(3分)

3.读了短文后,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5分)

十、习作。(25分)

在生活中,你都搜集到了哪些资料(如图片、实物)?看到或听到了哪些

信息?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成一篇习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