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英语系妹子学英语踩过的坑&我学日语的经过

句子大全 2022-11-29 06:25:01
相关推荐

这一期的推送,聊聊学英语。

之所以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想把自己稀烂的英语再提高提高,对我以后查英文资料写推送或者是学编程看技术文档都有好处。

又因为认识了两个英语系的小朋友,约她们也写了一点内容,所以这次的推送其实是三篇文章。

前面两节是两个英语系的朋友回顾自己学英语的路上踩过的坑,第三节是我回忆自己学英语的失败经历,以及我考日语N2经过,以及考N2的时候用到的一些学习方法。

共计9000字。

把自己写的放在最后,是因为我并不害怕两个专业人士的珠玉在前,自己这个英语学渣的瓦砾在后:作为学渣,别人依靠天赋无视掉的坑我都踩过,所以踩坑的经验比较丰富,加上我可以对比学日语相对成功的过程,还是能讲出一些心得的。

01 Nevaeh学英语的经历

Nevaeh是一名大一英语系的学生,下面是她写的关于她学英语的过程中踩过的一些坑:

1)中学英语

基本的中学词汇拼读、单词积累

整体的语法框架(词性、时态、语态 etc.)

能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一般都是问路、购物等经典情景)

能读懂英语短文(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编写的)

能用所谓的高级句型和高级连接词,给李华写一封信……

2)大学英语

永无止境的词汇储备

听力都是以新闻报道、科技时事讲述为主

能够独立自信的做各种presentation

学外国历史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在外网查文献……50页全英文的那种)

自然流畅的写一篇英文作文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做完形填空时觉得自己的选项填进去很符合原文,但答案却是错的,这时老师一般会讲,这个填进去意思差不多,但一般外国人不会这样用。或者是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总是选不对,觉得自己想的才是正确答案。如果有,恭喜你~离坑不远了~

作为一名大一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我踩过的最深的坑就是——中学时,不注重英语语言思维体系的建立。

简单来讲就是中国思维方式向外国思维方式的转变,听起来很假大空,但这却是如何自然轻松的学好另一门语言的关键所在。那这个怎么建立,疯狂的背单词、记语法、读课文?不用。

举个栗子:我的母亲小学没毕业,但是她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都已经能用中文与人深度交谈了。而我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到现在还不能自然流畅的与native speaker交流。

将她对第一母语的学习和我对第二外语的学习对比:我已经有一门语言基础,明显更有优势,但过程却不如她那般轻松(她没有每天晚上睡觉前背单词,每天早起背课文)。明显她的效率高于我。

这是为什么?因为她把自己导入了一个语言环境,她可能没有过多的输出,但她在潜移默化的不断的输入。可能在她看电视剧的时候;可能是她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时候;也可能是她在网上看一些娱乐小报、心灵鸡汤的时候。当然,她也在输出,比如把心灵鸡汤灌输给我的时候……

从上文我列出的中学与大学英语学习内容的差别就可以看出,中学更偏向于应试化教育,我觉得有点像八股文,规定要背哪些单词、用哪些句型、阅读的时候要注意转折性关联词后的内容很可能就是答案ect. 大学更加开放,更注重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一门语言的学习(书读久了,往往会本末倒置以为学习是为了考试,而忘了考试实则是为了检测你是否认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已)

所以要想轻松学好英语,就要尽量把自己导入一个英语的语言环境。你可以尝试娱乐化的输入,但切记不能间断(语言环境就像物理学中的磁场一样客观存在,不能时有时无),比如每周看一部英文电影或者可以接触一些电视剧,比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etc. 还可以看一些英文的小说或者童话故事慢慢的你就能够看懂英语新闻了,既培养了语感,还能了解时事,何乐而不为呢。这比你做多少套题更有用,但单词还是要背的,英语单词就像游戏里的装备,没有装备,再好的技能和操作又有什么用呢?

下面提供一些来自同学的小小坑:

单词死记硬背,不喜欢查字典、不注重单词的读音和重音

没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此处推荐一个公众号卡卡课堂,发音纯正,选材独到)

最后,注意一定要多练听力,多练听力,多练听力,大学英语考试听力占比最大,有35%

正当秋风起,杏叶一地黄,出门也许是更冷的寒风……所以……不如回家学英语咯

我追问了Nevaeh一个问题,就是有些英语单词不遵守发音规则,应该怎样去背呢,她是这样答的:

因为大部分都是遵守发音规则的,我一般是根据音标发音来写单词,不遵守规则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我都是直接,死记硬背。就一个单词,快速的念,一直一直念,念到顺口。就像背乘法口诀表一样,写的时候顺口就来了。

之前我也下过很多背单词的app,但我觉得真的没什么用,这个语境背单词是,最有效的,因为对你来说又不是应试,考试自然希望长久记忆,能够活学活用。其实单词不再多,重要的是理解和用。我们大学开学第一课教授就讲,其实高中词汇就完全够我们生活正常交流了,只是很多人不会用。

我觉得对我来说背单词最有效的就是看文章,然后不懂的就去查字典。虽然很麻烦,但是很有效,可能一个单词会查几次,但是最后就会永远都记住,因为一个单词有很多个意思,我一般是用有道词典查单词,看各种例句。

比如一篇文章当中有很多不认识的生词,我用有道字典查了之后,它上面会显示他是哪种级别的单词出现频率之类的,如果是比较生僻的,我就简单的看一下中文意思,如果是比较常用的,我就会把他所有字典解释全部看一遍,而且重点是英文解释。这点真的很重要,要想真真正正弄懂一个单词,最好是,看他的英语释义,因为文化差异,所以英语中有一些中文可能无法解释或者无法找到对应的合适的词语,这只会导致我们记忆出现偏差。单词的意思都记错了,还不如不记呢,对吧

02 Faye学英语的经历

Faye是一名英语系大三的学生,下面是我邀请她写的学英语踩过的坑:

语言习得过程之路,遍地暗坑。摔过再学,必有所得。6年时光再加目前英语专业学习三年,我归纳总结出自己在中学时期学英语的时候踩了哪些坑。

以下仅代表个人见解:

1. 不重视语言的根基。所谓语言的根基就是了解所学语的文化。中学时代,四线小城封闭寄宿的学制和对电子产品的禁令,对英语的了解都来源于课本习题和偶尔发放的英语周报。思想闭塞,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不容易了解到各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与民族文化,让语言变得死板且困于单方面教学体系。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中的第三单元,全篇围绕卓别林的生平事迹与其作品来讲述,但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对卓别林有着皮毛浅显的理解,更无法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经历来理解他的作品深意。几年之后重读之后的我,反而有了别样的理解。从终生文化摄入层面来说,不迟。但对为了应试的我,确实有点迟。

2. 受汉语思维影响太大。在我学习二语习得理论之后,我对负迁移——汉语干扰有了初步了解,这种啼笑皆非的语言现象,各位读者应该多多少少都接触过。

红茶 “red tea”,

其实正确形式应为”black tea”.

倾盆大雨 “a big rain”

其实口语正确形式是“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书面形式则是”a heavy rain”

中学时期,英语思维能力差,功底也差强人意,做题和表述时都会习惯性的先用汉语思考再转换成英文。姑且将其称为:对应思考。这样的转换方式受到负迁移影响,会造成句法和表达错误。

并且,悲伤地说,就目前对二语习得负语用迁移影响的研究成果来观察,这种影响对学习不够深入的中学生来说,是无可避免的。

3. 眼高手低。对,就是这简单的四个字,在很多次考试中害了很多中等生。论口语练习,不愿意和同水准同学进行练习,但又没有和英语母语者随时交流的能力与环境。论应试,既没有像优等生那样掌握足够的做题技巧和学以致用结合语境,也欠缺英语是短板的学生那种重视基础的能力,不愿意沉下心去背单词。

如果我们说中学英语基础是一栋大楼,那么单词是砖石,语法是钢筋,题量练习是粘合剂,缺一不可,否则无法建立正确的使用体系。拿我自己举例,总是在写作文过程中被很多很简单基础的词汇卡住思维,无可奈何地改变表达形式。万变不离其宗,背单词正道矣。归根结底,英语是拼音类的文字,但又并不严格的遵守拼音规则,很多单词都有着不规则的发音规律,导致按发音背单词时出现“忘了背,背了忘”情况。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要牢记各种固定表达语式以及变形规则和组合方式。

强烈安利:

单词类:沪江开心词场 不背单词 知米背单词 墨墨背单词

口语类:英语流利说 hellotalk

阅读类:金山词霸 可可英语

查询类:有道词典

表达类:ins Twitter YouTube

综上,合理反思。这些问题多多少少还存在于现在的我身上,但,懂得分析也是一种进步。我一直认为语言是一种没有专业的专业,它不是一种可以傍身的特长或者技能,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所以,曾经的这些的问题可以用现在学到的专业知识来理解思考,与之类推也同样。如果再深入钻研探究,则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我的追加提问:对于发音不规则的英文单词,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她是这样答的:

说的难听些就是死记硬背,因为高中英语没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我英语一直还算中等偏上一点点,用的是小聪明,但是这种不规则的,也是死记硬背的……

03 我学日语的经过

为什么要学日语呢?我第一次见到日语是在小学的一个夏天,去表哥家里玩,另一个表哥也去做客了,然后两个哥哥在一起研究红白机上的《霸王的大陆》,他们研究的太痴迷,都不带我玩超级玛丽和冒险岛了……从此幼小的我就认定了电视机上闪烁的那些文字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东西……

加上我初中的时候在ps游戏室玩了《三国无双4》,游戏的紧张激烈更加渲染了武将的台词和配音,我感觉自己的中二之魂都熊熊燃烧起来了……

于是,我上了大学之后,就开始学日语了。我是化材系的,日语是业余学的。

2014年,我日语过了N2,日语能力考的等级为N1-N5,N1最高。N2要求的词汇量大约在6000左右,英语四级词汇量4200,六级词汇量5500,做个参照。

① 透明的拼写是有利的开始

就我个人的感觉,日语比英语好学,好学的地方在于单词好背。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饱受记单词的痛苦,死记硬背效率当然低,根据发音来拼写?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但是!但是!不符合发音规则的英语单词也太多了吧,有的时候根据自己从其他单词得到的对拼写的理解,去拼写新的单词,结果却拼错了,就会很有挫败感。

说白了,英语是一种“拼写规则不透明的语言”。

如果拼写完全透明,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那就是汉语拼音。我们从来都没有背过拼音对吧,会读就会写,写出来就能读。

日语也是一样,日语中采用的拼音字母叫做“假名”,读单词的时候就和念拼音一样,完全地照着假名读就行了,永远也不会读错的,自然也就无需背单词了。

当然,有些音节是用日语汉字表示的,记一下汉字的读音就行了,以N2为例,大约要记1000个汉字的发音。

我一直觉得呢,我的英语没学好是从学音标开始的,是从背字母组合没有记住开始的。所以我学五十音图(相当于音标和字母表)的时候就特别用心,认真。努力的去辨别每一个发音,特别是n、l不分的我,也努力地把な、ら读准了,还有ふ也是一个初学的时候比较难发的音,过了发音关,加上很幸运的是日语的拼写透明,所以单词关就算是过了。

总结:过单词关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发音,然后才能准确的听音,之后自然也就可以拼写了。当然,在这一点上,英语就会更难一些,怎样背英语单词,我会在第⑤点接着补充。

② 句型和语法,一带而过

语法其实不用细抠,真实说话的时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想语法呢,都是靠平时积累的语感啊。

当然,基本的要掌握,动词的几种变形要会吧?もす型,て型等等表示什么意思总要知道吧,就像英语中,最少也要知道进行时、过去时之类的吧?

然后再记一些固定句型。

最后做少量的题目,针对于日语能力考有一个名为“完全掌握”系列的辅导书,初级和中级各一册薄薄的小书,都是选择题,做完就行了。

③ 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是听写!

语感的培养,不是玄学,而是靠积累,我使用过最靠谱的积累语感的方法,就是做听写。

听写不是做听力题目,也不是听写单词,而是听写整篇课文。

具体的操作就是,准备好课文的录音,听一句暂停一下,把听到的句子写下来。当然,遇到太长的句子中间可以断句。把整篇文章全部写下来之后,再去对照课文,看看哪儿没写出来,哪儿写错了,然后再把没写出来的句子背一遍。

这是扎扎实实训练基本功的方法。

为什么不推荐“多读课文”呢,因为读课文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学习方式,有的时候课文已经读的很熟了,就没有必要再读。还有的时候自以为课文已经读的很熟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掌握,比如说当你听到这句话的录音,或者是看到这句话的汉语意思的时候,竟然不能准确的把这句话的英文原文写下来,这又怎么可以算做是掌握了呢。

那么听写就算的上是一种非常诚实的学习方法,听到可以写出,就证明这句话确实刻在了我的脑子里,这段就算是掌握了。学习这件事儿,不能自己骗自己。

延伸一点,不管学什么,“提取”都很重要,一次成功的回忆抵得上十次心不在焉的阅读。

之前和一个做运营的朋友聊到了重新学英语,她说,希望自己这一次不从背单词、学语法开始,而是希望自己可以“磨磨耳朵、练练听力”。

然后我就对我朋友说,如果想练习听力,那么就请做听写吧。因为听力题目做不出来,绝对不是耳朵的问题,而是因为听力材料里面的词汇和句子根本就没有掌握:我都不会说这句话,又怎么能听出(辨别)这句话来呢。

不要抬杠不要抬杠,即使我听懂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那也是因为讲故事的人用的词汇和句型都是我所熟悉的。

我考日语N2的时候,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听写。当时用的教材是《标准日本语》(新标日),初级上下册对应的是N4、N5,中级上下册对应的是N3、N2,学完了四册书就可以考N2了,《标日》没有高级,考N1需要学别的教材。

我当时把中级上下册的课文全部听写了,不熟练的地方就再来一遍,直到可以准确无误写出课文里面的每一句话为止。听完了课本,然后又听写了往年真题里面的听力材料。做了真题,做了一本薄薄的语法书。然后去参加考试,N2就这样通过了。

主要就是听写,做的题目真的不多……过了N2之后,我再回过头想想自己在中学所受到的英语教育,我就非常失望非常后悔,因为觉得自己走了很多弯路,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首先,课本太多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英语算起,上到高三,一共是8年。(我是1990年出生的,某三线城市长大的孩子,我不知道现在全国各地几年级开始学英语)

然后呢,上了大学之后还有英语教材,不同的系部和专业可能有不同,但是至少还需上1-2年的英语课,直到考过了四六级,这样算的话,一共是10年,每个年级都有教材,而且学完了上册还有下册,这样就是20本英语书。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学20本书的结果就是,老师简单的讲一讲课文,然后就开始带着学生做练习题,肯定会有配套的教辅资料和卷子,然后各种单选、完型都来了……草草的过一遍课文,讲了题目之后,下一周又要学新课文啦……结果就是20册书下来,看似学了很多课文、做了很多题目,但都是蜻蜓点水式的过了一遍,雨过天晴之后地都没湿,这样的学习效果,也难怪现在很多学生都会为了四六级和考研英语辛辛苦苦的准备了……

如果去问那些四六级挂掉的同学,“你以前学过的课文全部都能听写出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你以前上英语课都在干什么呢?”“忙着做选择题、做完型填空、做阅读理解……”

20册书真的太多了,能扎扎实实学完5-6册书就已经不少了,学到课文全部能听写出来,几乎能背下来的地步,英语的水平肯定都不低了,再有更高的追求,学完10册书就已经很多很多了。毕竟考日语N2也只需要学4册书。

我真的不明白,现在这样搞是为了什么……

④ 信心要建立,英语其实很难

上中学的时候,因为英语很渣,所以几个学渣在一起吐槽说,“英语怎么这么难学啊”、“老外或许还觉得中文难学呢”、“我怎么觉得中文很简单呢”、“只要是母语,有语言环境,沉浸其中,就会变的很简单吧?”

果真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同的语言学习起来难度真的有差别,即使是学母语也是如此。

中文好学还是英文好学,其实是有比较的方法的,回想我们学中文的经历。小学一二年级还只能看拼音注音童话故事,年级高一点就可以看当地的《XX晚报》了,小学毕业就已经能看《三国演义》了,这中间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中国有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美国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只要比较两国的小学生在几年级能读通这些主流媒体上的文章,不就知道两种语言的学习难度了吗?

你还别说,还真有人这么比过,结果是,英语是西方的字母文字里面最难学的一种。

在《脑与阅读》一书中,作者比较了各国一年级末学生的字词犯错率,结果英国学生的犯错率高达67%,而拼写透明的语言,比如芬兰语、德语、希腊语、奥地利语和意大利语,他们的学生字词犯错率都很低,比如意大利语学生的字词犯错率仅仅只有5%

同时作者还说,学习英语的孩子需要比学习法语的同龄人多进行1-2年的学校学习才能达到同等阅读水平。

嗯,英语还挺难的。

明白了这一点有什么用呢,我想主要可以起到建立信心的作用。每一个英语学渣可能都曾经受到过打击,为什么我总是学不好,我是不是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为什么我背单词总是背不住,然后被英语虐的怀疑人生。

现在好了,了解了这些背景,英语学渣就可以大胆点,自信地说:“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错,都是英语的错。”

话是这么说,如果真的需要学英语,那么就请下定决心,用十二分的努力去学好它!要相信这不是因为自己笨,也不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是因为英语真的很难!英美国家的小学生尚且在为此苦苦挣扎,自己作为外语学习者就更需要努力啦……

扯远一点,这一切都怪1066年的黑斯廷斯战役,要不是那一年诺曼底公爵 威廉一世登陆英格兰,在黑斯廷斯打败了英格兰国王哈德罗,建立了统治。英语又怎么会和法语杂糅,英语又怎么会这么难拼呢?

⑤ 语音,还是语音

看了一些文献,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对于学习语言,特别是单词拼写来说非常重要基本上已经是共识了[1]。简单地说,就是说要认识到单词是由更小的单元组成的,能识别和分离出每个字母组合代表的音素。

正因为英语的拼写不太规则,所以掌握发音就更为重要了!因为这是仅有的一点减轻记忆负担的线索,难不成真的像背电话号码一样的背单词吗。

所以我这次从头学英语,准备从每一个音的发音开始学起,这个算的上是真正的“从头学”了吧。

网易的【浪潮工作室】在2018年12月的时候发了一篇名为《中国人学英语的方法大多都错了》的文章。在此文中,浪潮工作室推荐了一款练习听音的软件叫做angel sound,我下载下来看了下,主要是帮助我们辨析一些相近的发音,比如:

大概就是这样,软件会读一个音出来,然后我们从几个选项中选择。

按理说,这个还是不错的,但是后来我不太想用了。

第一,我总是听错,听错了以后我要把没听出来的单词记下来,作为生词,然后导入到背单词的软件里面,比如说【拓词】,然后再用背单词的app去背,总体上来说相当的麻烦。

第二,我发现我总是被动的在听,没有互动,没有主动的去发音,我怎样发音软件也不会帮我去纠正。

第三,这个软件一开始的时候是为听力有障碍,使用助听器的朋友设计的……我用起来有点膈应……而且可能是免费软件的缘故,所以好久没有更新了。

然后我就没有坚持用下去。事实上我一直不认为“坚持”是什么好词,一个人能持久地做一件事,一定是因为那件事做起来让他感觉很舒服很享受,而不是很难受。

所以我想找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下面真不是广告,我真的没收广告费……但是我想推荐一个app,因为我现在真的在用,觉得蛮好,那就是《流利说·英语》。

我在流利说上买了一套发音课,感觉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首先,课程开始前,软件会让我们读很多单词和句子,对我们现在的水平做一个测试。

然后,会针对我们发的不准的音,组合出一套针对性的课程。

关键是,上课的过程中会让我们自己去读,AI会进行对比和纠正,我觉得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真的很不错……

我一开始觉得这个软件是在糊弄我啊,是不是不管我怎么读它都说我读的是对的啊?然后我故意读错了几个,或者读的不准,结果AI都逐一帮我纠正了……于是我就相信它了……

一节课学完了之后还会有一些针对性的单词朗读和句子朗读的练习,不错。

我觉得,自己如果能跟在后面把发音重新练练,我的单词就会背的更好了。

补充一点,在听写生词的时候,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拼写,即使拼错了也不要紧,这是学生主动去寻找字母组合与发音之间联系的好机会。拼写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发音规则遇到了特殊的单词,另一种是这些字母根本不表示这个音,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观察学生犯的是何种错误,以此来检查学生对拼写规则的掌握和理解,而不是仅仅简单粗暴地指出他的错误[2]。

⑥ 还有阅读

阅读!阅读!阅读!

中学,我做英语阅读的时候犯了一个大错,仍然是看了《脑与阅读》这本书,我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就是关于阅读的速度。

我的中文阅读量一直都挺大的,初中的时候就养成了“扫视”的习惯,当这个习惯被带到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自然就会非常悲剧,对于一门还没有熟练掌握的语言来说,只是随意扫一扫,又能读的懂什么呢。

当然,我做出如此愚蠢的行为还有一个原因是考试的时候时间紧张,自然就没有时间一个词一个词去读,结果是我背了单词之后依旧读不懂题目,之后就更不愿意背单词了……

泛读?抱歉我学英语没有泛读,在中学时代英语对我来说只是一门让人讨厌的功课而已,燃不起我的中二之魂,也没有什么看文献或者看技术文档的需求。也就只有上课和做卷子的时候能读一点英语了。

有很多介绍阅读技巧的书,都会教读者“略读”、“快速浏览”,更有甚者会介绍什么“快速阅读法”,告诉你阅读高手的眼球都是如何如何“快速扫视”的……

这些都是典型的“因果倒置”,回想我们认汉字读中文的经过吧,刚开始认字的时候,我们是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去认的,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们是一个字一个字去读的,低年级读拼音读物的时候,还会去关注生字的发音,这才是通常的,正确的做法,要努力的去读懂每一个字。

熟练了之后,阅读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一目十行是阅读熟练之后的结果,而不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从一目十行地读母语,变为用笔指着,一个词一个词地读外语,确实需要接受一定的心理落差,毕竟“由奢入俭难”,那就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学生吧,毕竟自己还没入门,千万不要迷信“快速阅读法”。

我最近在看一本历史书,讲越南的,因为是台湾出版的,所以是繁体竖排,然后我又体验了一把用笔划线,一句一句读中文的感觉……哎,为了了解黎利大王的故事,忍了……

最后立个flag,希望我英语提高之后,能更好的看文献,更好的读技术文档,微信公众号推送和python都写的更好了……

参考文献:

[1] Susie Russak. (2020). The contribution of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skills in L1 and EFL to English spelling among native speakers of Arabic and Hebrew. Cognitive Development 55 (2020) 100924.

[2] Susanna Siu-sze Yeung, Shen Qiao. (2019). Developmental trends and precursors of English spelling in Chinese children who learn English-as-a-second language: Comparisons between average and at-risk speller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93 (2019) 103456.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