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江水边歌舞(用五句子礼赞春天)

句子大全 2022-11-30 05:55:01
相关推荐

图为民间艺人在唱土家的五句子。 记者王昌明 摄

吹唢呐、跳摆手舞、打锣鼓家伙,唱土家的五句子。

3月14日,点军艾家镇琵琶垴,正在兴建中的伍家岗长江大桥下,蔡大名领头的一场民间艺人的“技艺切磋”正在进行。

“牟家岗人不怕丑,草把子龙灯年年有。”蔡大名所在的点军区艾家镇牟家岗属刘家村,有民间文化活动传统,玩龙灯、舞狮子、打锣鼓家伙很多人都会,尤其是“五句子”更是男女老少张口就来。

蔡大名是区民协会员,是文艺队伍中的核心成员。春暖花开,此前一天,他开始张罗这场活动。

浩浩汤汤的江水边,亿万年的江滩上,村民们的演出渐次进入高潮,也吸引着更多游客的加入,大家一起翩翩起舞,歌咏春天,歌咏新时代。

唱五句子的传统不能丢

“刘家村人特别爱玩,”蔡大名说,以牟家岗村民为核心,活跃着一支七八十人组成的表演队伍,对“艺术的热情”把大伙儿联结在一起。

据介绍,刘家村打锣鼓家伙、唱五句子传统已经传承了9代人,口口相传,前后有了100多年。“又没有工资拿,大家的结构很松散,有事吆喝一声大家都来了。”蔡大名说,往年村里的龙灯和舞狮从初一玩到十五,从土城到朱市街,对歌唱五句子就没有遇到过对手。

3月12日,蔡大名张罗大家两天后到琵琶垴江滩上对歌。那里是一处地质奇观,怪山嶙峋,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被网友称为“鼓浪屿宜昌分屿”。那里踏青的人多,现场气氛好一些。

他把想法告诉了牟刚和蔡芸,这对40出头的夫妻是队伍中的年轻人。蔡大名还有点担心他们没时间参加,一说唱五句子,夫妻俩兴致很高,异口同声表示:“一定参加。”

74岁的胡正忠是蔡大名的好友,是唱五句子的好手,这样的活动自然不会少了他。他13岁学艺,除了唱五句子,地花鼓、采莲船、九字鞭、锣鼓家业样样都行。他说,以前,婚丧嫁娶、薅草扯秧草都要打薅草锣鼓、唱五句子。现在没有薅草锣鼓,但唱五句子的传统没有丢,闲着没事约几个人就唱。

这样唱五句子才过瘾

3月14日,胡正忠跨上那台“125型”摩托车,一脚踹开马达,载上老伴一溜烟地驶出村口。蔡大名刚刚来了电话催他:“大伙都到了,你人呢?”

“郎在高山砍担柴,姐在山下送饭来,太阳焦焦烧黑脸,石头尖尖挂破鞋,不为情歌不得来。”

几个唱五句子的老把式聚了一起气氛就起来了。“咣咣当当”一段开场锣鼓过后,琵琶垴古老的江难上响起了五句子粗犷的古老唱腔。在现场的游客对这种古老的歌舞十分感兴趣,纷纷聚拢围观。十来个人在掌声和和喝彩的鼓舞下你来我往,一轮接一轮。“唱五句子就是这样,不然唱不起劲。”胡正忠说,这样唱起来才过瘾。

在现代娱乐传入之前,唱山歌是宜昌山区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山民们无事不歌,无处不歌,摆手歌、薅草锣鼓歌、哭丧歌、哭嫁歌、上梁歌等。这些歌多采用五句子,即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式,五句为一段。

“五句山歌五句单,四句容易五句难”。点军区桥边镇文化站的退休站长陈光荣对五句子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一般歌谣都是四句一首,两两相对,产生一种匀整、对称的稳定感,但五句子偏要加上一句,打破偶句式的平稳感,往往也正是这一句奇峰突起,有妙笔生花之感。

演出间隙,胡正忠在包里给记者翻出了自己整理的《江南韵风》,里面有他搜集的五句子唱词,有几大本,“要留点东西给后人,这是江南的特色,丢了就没人知道了。”

歌声里深藏着地理密码

歌声是有魔法的,里面深藏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地理密码。

陈光荣和蔡大名是战友,俩人参加的铁道兵,“成昆线就是我们部队修的。”但陈光荣被挑进文工团,跟随部队在各个工地上演出。上世纪80年代,宜昌县组织专班挖掘民间艺术资源,搜集山歌,有人记词,已经转业回到老家的陈光荣负责记谱。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老百姓精神生活应该是丰盈的。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会响起锣声,蔡大名、胡正忠这些文艺积极分子的戏开演了。即便农忙,田间地头都是舞台。

“这些唱词虽是乡土俚语,但写得太好了。”陈光荣说,在陈光荣看来,目前所能见到的五句子山歌,绝大部分是以当地山民生活、民俗等为背景的男女情爱题材,是一部历史的活剧。

在现场,75岁的肖诗芹跳得最带劲,仿佛回到年轻的时候。肖诗芹说,以前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家围坐着烤火就会有人起头唱五句子。不过有些现在已经不能再表演了, “有的太荤了,是糟粕,必须剔除了才能表演出来。”

胡正忠和伙伴们的表演越来越带劲。“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他们围圈跳起了摆手舞,围观的游客也被现场的气氛感染不再矜持,加入其中唱啊跳啊。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学生的理想春天正是这群人的真实感受。芳草凄凄、春色无边,一江柔波浩浩东流,风吹过脸庞,温柔又美好。

链接

《击壤歌》最早的五句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这首《击壤歌》大约流行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传说描绘的是在尧帝的时代,“天下太和,百姓无事”的安定舒适生活。

这首敲击土块而吟唱的《击壤歌》早已淡去了曾经的音律,也成为我国现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首以“五句”为表现形式的民歌。重庆的学者研究称,以《击壤歌》为代表的“五句子山歌”比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早1000多年,并以其独特的韵律特质和文字表现手法,对民族音乐和汉语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五句子山歌以三峡区域的山民生活与生产为背景,既具美学价值,又有民俗学意义。其中一首唱道:“白铜烟斗五寸长,装袋香烟递情郎。郎吃三口递给姐,姐吃三口又递郎。烟斗虽短情义长。”这首五句子的优点,在于细节描写得精彩而灵动,也是峡江区域山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龄皖)

【来源:宜昌文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