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传统 创新(城市记忆——酒泉天宝景区天宫建筑设计及外部装修的文化思考)

句子大全 2022-12-01 07:15:01
相关推荐

天宝天宫——正立面图

前言:酒泉天宝景区天宫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外部装修,富康集团公司管理层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思考。由国内顶级建筑设计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现场考察指导并提出意见建议,可谓呕心沥血,孜孜以求。

公司管理层认为,建成后的天宝景区,将是国内外五彩缤纷景点中的一个独特存在。其建筑载体也要做到独具匠心、不落窠臼、自成一派,让每一个到访者过目不忘,留下难忘印象。如同一说北京大都会联想天安门,一说上海大都会联想东方明珠,提到起酒泉,人们能自然联想到天宝天宫,使其成为酒泉的新地标,甚至和钟鼓楼一样,成为酒泉人新的城市记忆。

为实现这一愿景,富康公司对天宝天宫的定位是:体量可观,恢宏大气,设计新颖,外形独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传承建筑优秀基因,借鉴国外建筑好的元素,彰显酒泉特色地域文化,突出天宝特质自然天成。

下面,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将其中重点的文化元素进行简单梳理。

莲花莲花君子之爱

莲花,又称荷花,乃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含义,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一、高贵、圣洁。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对这一特点的形象描述。

二、君子的代名词。“莲,花之君子者也”。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也是咏荷的名篇和集大成之作,并被选入初一语文下册教材。因为莲花品性高洁、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有涵养,不卑不亢、自成一派,尤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正就是文人孜孜以求的谦谦君子品质,所以,莲花就成了传统文化中君子的代名词。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近代作家朱自清先生写有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也被选入中学课本。

三、吉祥、如意。在古代,特别注重一些词语的读音,因“荷”与“和”谐音,莲花在传统文化中又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就是各种各样的莲花。在八仙过海中,何仙姑以手持荷花为象征,表示祥和吉利。

四、清正廉洁。荷花又名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常用来比喻为官清廉。很多文人书房里面都有一幅名为“一路清廉”的图画,该幅画就是由青莲和白鹭所构成的。

五、表达爱情。著名诗人王勃在《采莲曲》有“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的名句,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缠绵绵。

六、代表美女。早在《诗经》当中,就有将荷花比作美女的句子。《诗经》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诗歌主要有三篇:《邶风·简兮》《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

七、友谊的象征。我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所以,荷花也象征人和人之间纯洁的友谊。

人对莲花的钟爱还反映在日常器物和建筑装饰上,莲花纹作为我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经过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传承流变,逐渐沉淀成一种代表传统文化记忆与审美尺度的视觉符号。莲花纹不但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现代设计中被更多地采用。

有人说莲花是佛教的产物,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读。在佛教传入前,莲花就有了上述的意义。后来佛教传入,借用了莲花高贵、圣洁的象征,佛祖坐在莲花台上,引导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净土。这充分说明,佛教中的莲花只是佛教化产物,并非莲花是佛教的产物。莲花从来就是人心目中美的象征,更是人的君子情怀。

宝瓶宝瓶瓷器之美

在英语中,“瓷器”和“”的拼写法相同,即“China”。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瓷器是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独具实用价值,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西方人对它情有独钟,一直把它看作是东方文明之邦的美好象征。丝绸之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大的贸易品种就是瓷器。

瓷器千千万,宝瓶独风骚。器型上,宝瓶形状线条流畅,如流水瀑布顺山势而下,翩若惊鸿,姿态万千,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放眼望去,束颈、丰肩、修腹、敛足,线条柔美,亭亭玉立,恰似一古代美女娉娉婷婷,灼灼其华,美轮美奂,婀娜多姿。让人眼睛一亮,难以忘怀。

天宫天宝,以宝瓶坐顶,除对瓷器文化致敬外,还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就是瓷器形状与玻璃这种现代材料最为搭配,而玻璃的透光性又可以使阳光直射进来,为宝瓶宫顶层众多绿植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热条件,既节省大量能源消耗,又是对绿色发展、清洁能源利用进行的有益探索。

鸱吻鸱吻“避火”神兽

在古建筑中,有一些精致的建筑构件,既蕴藏了深厚的文化,还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比如我们常见的鸱吻,就是古代人民防火观念和愿望的具体体现。

鸱吻,又名螭吻、鸱尾,是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

鸱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在结构上的作用。古代许多重要建筑多为砖瓦覆顶,而鸱吻正好位于殿顶正脊与垂脊之间的重要结合部,使正脊与垂脊衔接更加牢固,严密,能有效防止雨水的渗入和接缝处的开裂。

第二个是它蕴含的寓意。相传鸱吻是龙王的第二个儿子,而且这位龙子有一个嗜好,就是平日喜欢蹲在险要处东张西望,尤其喜欢吞火,有它在,火就烧不起来。大家知道古代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怕火是它与生俱来的弱点,火灾是建筑物的一大杀手,历史上毁于大火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先民们只能祈求神灵护佑,鸱吻的特性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愿望,所以,除了实用性,它同样有辟火之意。古建筑上的鸱吻多为琉璃材质,兼具艺术性与装饰性,更重要的是它还提醒人们注意用火安全。

可以看出,传统建筑的鸱吻实际上是一种防火观念、意识和愿望的体现,自始至终与宗教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鸱吻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那就是“避雷”。鸱吻主体虽为琉璃等绝缘材质,但须舌却是导电的金属材质,在雷电天气里,高出屋脊的鸱吻可以率先接触电流,然后通过自身爆裂等方式中和电流,避免电荷骤然积聚引发爆燃,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可见,鸱吻不仅是一种防火的愿望,还具有实际的防火功能。

关于鸱吻引雷,近代西方科学著作中同样有详细引述。17世纪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在游历了后,写成《新事》一书。书中说,当时一些鸱吻的舌须还连接着一根铁丝,通过建筑物内部深入地下,防雷击。这也是世界上关于避雷针最早的著述了。

综上所述,传统建筑每一个构件都可以说别有意义。鸱吻同时具备象征性、艺术性和实用性,是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使的建筑更具文化元素和气派。

八仙过海惩恶扬善

八仙过海故事发生地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山。

八仙过海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之一。其生动地记述见于明吴元泰之《东游记》,描述八位神仙个个身怀绝技,惩恶扬善,行侠仗义。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八仙一般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鱼鼓,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紫金箫,曹国舅有玉板。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大显神通,游向东海。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阵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在历史上,有关八仙的文学艺术作品可谓比比皆是,甚至在旧时新娘出嫁所乘的轿子上以及印糕上,都可以看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八仙造型。明代出现的青花瓷瓶上有以西王母为中心的图案,其中也有八仙祝寿的场面。在民间,有一种颇为人们所喜爱的方桌叫“八仙桌”。凡此种种,说明八仙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深刻影响。

天女散花丝路交响

漫天的飞花翩跹,轻盈的彩带回旋,曼妙的飞天凌空飞舞,这些经典形象化作了多少游客的美好记忆。这就是敦煌飞天,她成为丝绸之路最美的诗,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合奏的最曼妙的交响。

作为飞天的故乡,如何在新的时代,让这些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走出大漠,走出莫高,走出敦煌,走进今天欣欣向荣的城市。富康集团倾心打造的天宝天宫作了有益尝试,用明丽的色彩,装饰性极强的构图,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尺幅,将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呈现在天宫正门外墙上,使优美的飞天,焕发出新的精彩。

天宫配飞天,佳偶天成,天衣无缝。从此,古城酒泉,一路飞天翩翩,一路玉洁酒香;从此,一眼神泉在雄浑的祁连山下呢喃诉说,让远方的脚步充满神往;从此,你可以来这里休闲或者品尝美食,还可以来这里倾听历史的回响和追寻今天的荣光。

泉水丁冬,风起苍穹。这是文化的感动,这是文化的震撼。

飞天落处,朵朵鲜花飘落。美丽酒泉,自此与众不同。

伎乐天籁敦煌神韵

敦煌壁画伎乐天是我国五千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包含了西部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变幻莫测,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对研究我国古代舞蹈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将这一非凡艺术成就移植到天宝景区的建筑装饰上,富康集团管理层邀请国内许多专家出主意、想办法。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选择几十组闪烁着耀眼艺术光芒的伎乐天形象,以佛龛的形式呈现在天宫上边沿,使伎乐天从莫高窟里破壁而出,让古老的敦煌伎乐重放光彩,将给建筑锦上添花。原因有二。

一是龛本来就是掘凿岩崖为空,用小型空间来解决造型问题,蕴含小物大作的思想。将伎乐天置于其中,显得格外精巧美丽,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将以别样方式绽放。

二是酒泉有“古代飞天故乡,今天神舟摇篮”的美誉,天宝天宫在上部装饰敦煌伎乐天,底部一层建有航天博物馆,上下对应,古今呼应。再加上中部天女散花的大幅彩图,一个是惊世骇俗的弹奏绝技,一个是匪夷所思的舞蹈造型,一个是独领风骚的当代科技。古代飞天、今日航天从此名副其实。

建筑、雕塑、壁画三种形式,由此在天宝天宫上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不只是艺术的象征,更由于有着创新的实用装饰价值而呈现新的美学光彩。

天圆地方哲学之美

初见天宫,有人可能对它的外观不甚了解。其实,天宫的设计灵感源于百经之首、国学之源的《易经》,圆顶方体象征天圆地方。圆蕴转化、灵动之意,承天象之变化无穷;方是托举、稳定之形,接宇宙之上下四方。

蓝色宝瓶与天同齐,象征永恒、神秘,连接日月星辰,启迪无限未来;白色楼身洁白无瑕,象征冰之清、玉之洁,又与祁连山皑皑白雪交相辉映,呈现超凡脱俗的城市形象;黄色装饰富丽堂皇,象征阳光、春天,寓意活力无限。

俗话说,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事之道。变化无穷又稳如泰山,脱尘出俗又独树一帜,是谓天宝天宫。

神奇的天宝天宫,根植的是华夏文明沃土,昭示的是中华民族复兴。

飞龙在天中华精神

《礼记》曰:麟凤龟龙,为之四灵。中华民族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由此,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飞龙在天,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

龙,作为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已经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日常生活几乎都打上了龙文化的烙印,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到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可以说,无龙不。

在封建时代,龙成为封建帝王的专属代表,亿万民众只能望龙兴叹。当然,龙并不能为专制君主帮什么忙,辛亥革命把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龙重新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随着历史的进展,龙不断地演变和升华为一种共同观念和意识形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中华民族也就和龙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了充分体现飞龙在天的中华精神,让龙的形象可亲可感,富康集团斥巨资在天宫建筑上呈现了巨龙腾飞的生动形象。旨在激发中华文明血脉中那股勇争第一的血性与志气,唤醒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天宝见山精灵家园

石头开花,流水年轻。酒泉天宝山,洋溢着艺术的表情,跳跃着生命的符音。

山是仙山,它就在酒泉城中;石称卡通,它们是地球的精灵。

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馈赠,人造景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天宝山,二者的完美结合,是繁华背后的古朴与宁静,舒缓着城市人匆忙的脚步,安放着远行者的灵魂,并且根植在每一个酒泉人的心里。

天宝山无数的卡通石,无疑是大自然的精灵。这里有百鸟朝凤,纤纤倩影;龙蟠虎踞,冬绿夏青;带牛佩犊,国泰安民;香象渡河,梵音阵阵;玉堂惊马,如电似风;鸡鸣狗吠,桃源盛景;鸾凤和鸣,奉献石魂。

山是石头的家园,石头是山的灵魂。当你来到酒泉天宝山,一人一山,你就成了“仙”。

天宝山,热了酒泉一座城,美了西部旅游一张脸。

不要说石头没有生命,其实,石头的生命就是永恒。天宝山,你没有拒绝的理由。

神奇的天宝天宫,根植的是华夏文明沃土,昭示的是中华民族的复兴,精彩的是古城酒泉的明天。

结语: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和最伟大的奇迹之一。从古老埃及的金字塔,到东方的长城,从恢弘的故宫,到诗意的园林,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人们可以不听音乐,可以不听戏曲,可以不赏书画,可以不读书籍,但不能不与建筑打交道。其实,建筑就是有形的画,是立体的诗,是凝固的音乐。好的建筑能为一座城市增光添彩,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甚至成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酒泉天宝天宫,也许就是这样一座建筑。

有人对还在建设中的天宫充满质疑甚至批评,这很正常,因为这是一座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建筑。如同巴黎罗浮宫的玻璃入口,又像中央电视台大楼,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质疑不断,争议不断,甚至骂声不断。但结果很奇妙,都成为经久不衰的建筑经典。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与人的思维有关。心理学告诉我们,大多数人一般会安于现状,讨厌新事物,进而吹毛求疵并诋毁新事物。但当新事物真正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家又会选择接受的态度,有的还对其大加赞赏,并在情感上得到一种认同和归属。过于另类的天宝天宫也必须走过这么一段曲折的行程。

建筑学家说,城市的魅力无关大小,小城也许比大城更有特色,关键是有没有特殊的文化品格和别样的精神气质。与众不同的城市是最容易让人喜欢的城市,也是最能打动人的城市,也可能是游客向往的城市。只有把建筑作为艺术品来经营,建筑也就成了学问,自然而然,城市就有了大学问。天宝天宫一定能使古城酒泉活色生香。

水墨绘丹青,胸中藏丘壑。是之谓也。(策划:李新民 撰文:赵之新 校对:王楠)

责任编辑:田雪

作者/来源:酒泉日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