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语言组织能力弱 从3方面入手培养和锻炼(让表达能力有效提升)

句子大全 2022-12-01 07:17:01
相关推荐

哇!出口成章。

言外之意,我们在赞扬这个人语言组织能力强。

切!说的啥呀!狗屁不通。

意思是说,我们嫌弃这个人的语言表达,嘲笑甚至彻底否定他的表情达意。

问题来了,我们怎么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呢?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你用何种方法,都离不开词语、句子和语段。这就是我要分享的提高语言组织力的3个底层方面。

大家都明白,一定数量的词语组成了句子,再由很多句子组成段落。而若干个段落,又可以构成文章篇章。

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应该从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几个方面入手。

01 词语积累

要想把句子组织得通顺、优雅、有感染力,就必须拥有一大堆可供选择的词语。

好比是战士上了战场,他想要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杀敌,必须得要有足够的武器弹药,否则空有满腔热情,总不能靠自己脑补英勇无畏的战斗画面吧?

语言表达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热闹的场景,如果我们思来想去,脑海里面只剩下“热闹”这一个词,你会写出什么样的句子?

你也许只能写出“这里真热闹啊!”这样的句子。

可是如果你的脑海里有“水泄不通、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喧嚣不堪、歌舞喧天、人声鼎沸、“等词语的时候,你写出来的句子就可以是这样的:

此时此刻,这里门庭若市,歌舞喧天,看热闹的人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稍作对比,你就能感觉到,不同的词语表现力的确不一样。

词语储备丰富,又善于选用词语,写出的句子表现力爆棚;相反,表现力就弱到想哭。

02 句子表达

这本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按照日常说话来理解,还有哪个正常人不会说话呢?

为什么有人提出,我写作时组织不好语句呢?

也许你已经发现,日常说话跟写作比,有很大区别。

日常说话,往往是随意的,甚至是散乱的。

“吃饭了,下楼!”“再打一局。不急!”“等着喝菜汤吧。我们吃好管自己去逛商场了。”“说着玩儿的吧,给我留点鸡腿。”

这段对话,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不是发生在一个家庭里面,你会觉得这些语句看起来毫不相关,又是吃饭,又是在打一局,又是逛商场,是不是挺散乱的?

因为有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所以这些散乱的语句对于当事人来说,听得明白。

如果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一定的生活环境,出现在文章里面,就很有可能令人费解。

为什么?

因为这些语句缺胳膊少腿,而且看似前言不搭后语。你看,“吃饭,下楼!”

是谁说的,不知道;要谁下楼吃饭,也不知道。

说它残缺不全,不为过吧?

还有,三两句过后,又说去逛商场,是不是前后不搭?

这要是写在文章里,又没有任何上下文的补充交代,可不就令人费解了么。

既然如此,句子表达该如何做到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呢?

咱得先简单掰扯掰扯语法。

别怕!有朋友可能看到语法,就觉得头大。其实,所谓语法,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句子符合大家理解和认知的规律。

咱们说一个句子,或者写一个句子,最起码的,要告诉别人谁(或者什么),怎么样吧。

这其中的谁(或者什么),就是主语。

2021年春节档电影《唐人街探案3》不够精彩。

你看,这个句子里面,“唐人街探案3”,就是“什么”,也是作者要讲的主要对象。所以“唐人街探案3”就是主语。

怎么样呢?作者说“不够精彩”。

“精彩”就是谓语。

2021年,这是表示时间的,我们把它称为时间状语。

“春节档电影”,是用来限定“唐人街探案3”的,属于定语。

“不够”这个词,在这里表示否定程度的,是状语。

这个句子,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呢?

作者先讲时间,“2021年”,再讲自己主要描述的对象,“唐人街探案3”,最后再说他怎么样,也就是不够精彩。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句子的其他成分都可以省掉,但是最主要的部分“唐人街探案3不够精彩”,却不能省掉,这就是句子的主干。

所以我们要想组织起一个完整通顺的句子,最基本的语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要保留主语和谓语部分。

而其他的成分呢?起着修饰补充的作用,用一句口诀,我们可以这么记:

主谓宾,定状补,谓前为状谓后补。

句子的主要成分包括了,主语谓语和宾语,而修饰成分,就是所谓的定语、状语,还有补充说明的是补语。

举个例子来看:

红艳艳的荷花,开得真热闹!

"红艳艳的",是用来修饰荷花的,所以它是定语。"开",是讲荷花是讲荷花怎么样(干什么),而“真热闹”,是用来补充说明开放的程度,所以它属于补语。

哦,原来如此!

我们大致讲清楚了,组织一个句子的基本方法。当然平常说话或者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们无需(也没必要)按照这样的语法,去组织语句。

只不过,为了检查我们的语句是否合适恰当,我们在脑海里面要建立一套这样所谓的语法框架。

它就像马路上的红绿灯、人行道、指示牌,可以帮助我们在行走路上不至于出大乱子。

怎么样?语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还想学习把语句写生动的技巧,可以找到另外一篇文章《学习写作要明白这3个层次,提升更靠谱》。

组织语言,只了解到句子这一步还不够。继续。

03 组织语段

顾名思义,语段就是把一群句子组织成一个段落。

一说到组织,必然要说到一个词,结构。杂乱无章堆在一起,那叫一盘散沙,不叫语段。常见的语段结构有哪些呢?

如果是叙述一件事,咱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

天还没暗下来,陆陆续续有人放鞭炮了。劈里啪啦的声音忽远忽近,不时划破村子的宁静。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年夜饭呢。空气里飘着各种菜肴的香味,伴着滋滋的煎炒声,你会有些莫名的感动,这大概就是年味吧。夜幕降临,夜空却繁华起来,不时有人点亮这世界,火树银花竞相媲美。

从“天还没暗下来”写到“夜幕降临”,这是按时间顺序组织的,好处很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事情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

如果你想论说一个观点,可以从用何种方式来组织语段呢?

最简单有效的一种,先说自己的看法,再展开说说理由是啥。聪明的你,看出来了吧?这种组织方式,是从观点到论据,好比用柱子支撑起一座大厦。

柱子足够坚固有力,大厦就足够稳定牢靠。举个例子吧:

与得到相对,当你关闭了一扇窗,你就有了打开另一扇窗的机会。放弃吃精致的食物,你就会收获一个健康的体质;放弃打电动游戏,你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放弃喧哗,你会收获一种文明的习惯;放弃占便宜,你会提升自己人格的境界。由此可见你放弃什么,要得到什么,这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一失与一得之间,这种选择,需要理性,需要勇气,需要智慧。

上面这个语段,作者的观点是啥?

放弃什么,就能得到相应的另一样东西。也就是原文的"与得到相对,当你关闭了一扇窗,你就有了打开另一扇窗的机会。"

为了让自己观点站得住脚,作者从食物、电动游戏、文明习惯、占便宜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说。如果想让这几个方面更具有说服力,还可以举出事实案例,或者从理论上加以证明。

你看,这就是从观点到论据的语段组织方式,让自己的看法一步步树立起来,甚至征服他人。

当然,语段的组织方式远不止以上两种,大家可以继续总结学习。

再往上,就涉及到篇章结构。严格讲,属于谋篇布局和构思,不适合放在语言组织这一篇展开说。否则有点画蛇添足之嫌。

简单小结一下:

第一,积累足够多的词语,让你能在文字的战场上调兵遣将,游刃有余;

第二,懂得必要的语法知识,让你挥毫泼墨时不至于肆意妄为、违规出局;

第三,掌握语段组织方式,让你的表达条理分明,有理有据。

做到以上3点,不能说保你成为写作高手,但至少能让你在自己的朋友圈挺进前三甲。美不美?

猜你想看:

学语文要知道这3个目的,孩子做阅读写作文更靠谱:不再为练而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